肯定有目擊者。這是從中華民國繼承下來的慣例。正如梁實秋所說,證人“多半是某個機關的首長什麽的。”除了標點符號之外,由機構負責人扮演的證人逐字讀了兩份結婚證。這應該是,證明夫妻雙方的婚姻關系是經有關部門批準的。
結婚禮物交換。新郎小心翼翼地從壹個小盒子裏拿出來,新娘小心翼翼地從另壹個小盒子裏拿出來。她取出了什麽?這是兩個小金屬環,黃澄澄,或亮白色,戴在對方的手指上。
妳必須喝壹杯酒。酒是紅色的,紅色和節日氣氛很搭配。杯子有碗那麽粗,有李靖手捧的塔那麽高,胳膊上沾滿了飲料。有人擔心:這兩杯酒沒喝過新郎新娘吧?定睛壹看,新郎新娘只是抿了薄薄的壹層,並沒有全部喝光。京劇《花為媒》裏有兩句臺詞:“我喝過相思酒,拜過西神娘。”相思酒是祝酒詞。敬酒有很長的歷史,禮記中記載:“獄中同食,相結。”這個“結婚”指的是敬酒。宋代王德臣的《塵史》中有詳細的解釋:“古人娶妻嫁娶,今亦以彩絲雙杯相連。夫婦傳酒時,稱之為杯。”
喝完壹杯酒,又是壹鞠躬。鞠躬三次,壹次,再三次,對雙方父母,對見證人和介紹人,對所有客人。
每次婚禮,都要有司儀,現在叫主持人。主持分兩種,簡單的:壹種拜天地,壹種拜高唐,夫妻互相拜,壹起進洞房。復雜,要主持儀式,壹邊插科打諢,幽默調侃,總有壹大堆說唱,讓新人尷尬,讓賓客捧腹大笑,新郎新娘像木偶,主持人成了主角。主持人就像國家的接班人壹樣,壹定要精挑細選。太嚴肅、太愚蠢會使場面沈悶、沈悶,太喜劇、太滑稽,也會使場面淺薄、庸俗,就像梁實秋說的:“長是長,重是不重。”
主持人的工作真的很難做。"壹位男士和壹位女士的婚禮現在開始."不是這樣的。古書上說:“什麽是結了婚的人?無意識的時候敬禮,所以叫結婚。”在古代,“婚”字已經包含了“禮”字。這並不妨礙婚禮儀式仍然被稱為婚禮。但是當新娘和新郎面對許多客人時,婚禮沒有開始。可以說,在東北,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婚禮從聚寶盆那頭開始,掛窗簾,坐在床上。
接下來,新娘和新郎的父母發言。那也不對。觀眾中有人擡起頭四處張望。根據東北習俗,新娘的母親不能出席婚禮。
壹位紳士和壹位女士的婚禮現在結束了。不是這樣的。沒吃過豬肉,沒見過豬走路?婚禮的下壹項是所有的客人都大吃大喝。這個時候新郎穿著熱乎乎的西裝,新娘穿著紅色的連衣裙,頭破血流,開始在桌子上敬酒。這壹刻大概是新郎新娘壹生中最團結的時候。他們肩並肩,背靠背,仿佛要對付從四面八方湧來的敵人,向千孫趙麗鞠躬,向周武王敬酒,仿佛做了什麽虧待大家的事。
東北人的婚禮是最符合世界的。擁有壹個嘈雜的房間是許多人的愛好。都說過去是暴動,現在上升到暴動了。
還有最古老的,就是婚禮會延續到婚禮後的第三天。這是婚禮中最人道的事情。結了婚,要還,養了多年的女兒,壹下子給了別人,父母的心裏總是空蕩蕩的。三天後,女兒帶領新女婿回來探望,也是對老人的壹種安慰。
將來,他們會自己生活。
東北農村的婚俗
在這個飛速發展的信息社會裏,各民族的傳統習俗在逐漸弱化,西式婚禮等外來習俗的流行也在不斷沖擊著傳統的婚俗,在農村也能隱約看到壹些傳統習俗的蛛絲馬跡。來了解壹下東北農村的婚俗吧!
壹、出發前的準備
1,四彩禮:離婚母肉(2根排骨),魚2條,大蔥4根,粉條4條。
2.用紅紙蓋住新樓後面的大井。
3.準新娘戴嘉賓花,新郎新娘胸花和婚禮胸花暫時不戴。
4.新郎新娘要雙數(壹般8人,10人,12人)。
5.婚禮車隊總數(視頻車除外)要翻倍(壹般為6,8,10)。
第二,給新娘的家人
1,敲門:新郎敲門叫媽媽開門,爸爸開門(家裏人開門比較困難,但時間不要太長)。
2.認親戚:新娘的父母站在門口迎接男方的親戚,新郎把親戚介紹給嶽父母(從長輩開始)。雙方握手寒暄後進入房間坐下。新娘的父母和她父母的親戚招待男方的親戚吃東西(俗稱;不是空口或甜口)。
3.求婚:新郎單膝跪地向新娘求婚,說幾句能打動新娘的浪漫話語。新娘可以為難新郎,但時間不宜過長。
4.互相佩戴胸花:新娘和新郎互相佩戴胸花並合影。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入座,新郎新娘面對父母站立。新郎正式改口,叫父母喊媽媽,鞠躬三次。新郎給父親壹支煙,給母親壹塊糖,父母獎勵新郎改嘴(父母每人壹根,1010元,代表千裏挑壹)
親愛的女婿),父母對新郎新娘未來的生活說幾句勸勉、囑托、祝福的話。新郎答應嶽父嶽母給新娘治病,孝敬雙方父母,新郎新娘與父母合影留念。
6、吃面條:壹碗面條和兩個雞蛋,新郎新娘互吃。
7.換步鞋:壹般由新娘的妹妹來做(如果沒有妹妹,可以換成其他同輩或晚輩的親戚)。新郎將新娘擡上車,新鞋下鋪了壹塊紅布。妹妹給新娘穿好鞋子後,舊鞋就放好了。新郎獎勵妹妹換鞋。
8.雙方親屬上車,父母先上車,男方親屬後上車。不允許空車。(四份彩禮從母親那裏帶回除了肉以外的其他物品的壹半)。
三、新房子:
1.家人認可:新郎父母站在門口迎接新娘家的客人,新娘向公公婆婆介紹自己的親戚。雙方握手後在屋裏坐下,新郎的父母和男方的親戚負責招待新娘家的客人吃點東西。
2、新娘改口:新郎父母坐下,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立,新娘正式改口叫父母並鞠躬三次,新娘給父親壹根煙,給母親壹塊糖,父母獎勵新娘改口的錢(父母每人壹根,1010元,代表千裏挑壹)
親愛的媳婦),父母對新郎新娘未來的生活說幾句勸勉、囑托、祝福的話。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證夫妻和睦相處,孝敬父母,新郎新娘與父母合影留念。
3.掛鐘:壹般由新娘的弟弟完成(沒有弟弟由其他同輩或晚輩代替)。掛鐘掛好後,新郎獎勵弟弟掛鐘錢,弟弟負責把鐘盒拿回娘家(鐘盒不能是空的,可以放紅包或者像香煙糖果之類的)。
4.包裝:壹般由新娘的哥哥完成(可以換成其他同齡或者晚輩的哥哥),準備若幹個壹元五角的硬幣,如何包裝由主人安排。
5.疊被子:壹般是兩個嫂子壹起做(沒有壹個嫂子可以換成其他同輩或者長輩)。男的嘴朝外折,女的嘴朝內折。折疊後兩個妯娌握手合影。
6.坐在祈福上:準備坐在祈福墊或壹塊紅布上,放在床的中間。主人會安排如何坐在祈福臺上。
7.合影:新郎新娘在新房裏與親人合影。
四、婚禮儀式:
1,主持人致開幕詞,奏響婚禮進行曲,新郎新娘入場。
2.見證人看結婚證(壹般由介紹人或單位領導安排)。
3.拜父母,拜客人,拜夫妻。
4、男方婚禮致辭(新郎的父親或母親)。
5.泡壹杯酒。
6.新娘家貴賓代表致辭。
7.交換代幣。
8.嘉賓代表(單位領導)致辭。
9.新郎新娘代表致辭。
10,結束語。
動詞 (verb的縮寫)宴會:
1.新娘出席酒席:新郎新娘先向新娘家的客人敬酒,新娘給新娘的親戚敬煙,新郎給新娘的親戚敬煙。出席結束後,新娘的親戚會得到壹對新人的出席錢作為獎勵,然後新郎的父母會向新娘家的客人敬酒,酒店會給新娘家敬酒。
親戚加菜。
2給其他親戚敬酒,順序視自身情況而定。
3.送別娘家親戚:新郎新娘在酒店前與所有娘家的貴賓合影。雙方親友握手告別(壹般是男方準備壹輛車送家裏的貴賓)。
4.團圓飯:父母親戚各送新郎新娘幾句祝福,新娘為父母親戚斟酒、上菜,全家舉杯合影(具體由攝像師和攝影師安排)。
東北農村的舊婚俗
1,媒人匹配介紹對象。
2、約定時間,看對象(壹般是女方去男方家,即使雙方沒有意見,也會被預定)。
3、訂婚儀式,小禮物(錢不壹定太多,像砸錢買東西),大禮物(當地方言叫彩禮)。
4.約個時間,送個大禮(包括煙的錢,女傭的錢,家具,家用電器的錢,多少錢辦多少事),定下婚期。
5.雙方為婚禮做準備。男方要做好娶媳婦的充分準備,女方則相對簡單。
(1)先接母車輛(盡量弄輛好車)。
(2)在家做,預定廚師。
(3)點油鍋手(菜送)。
(4)司儀。
(5)預定伴郎伴娘。
(6)在家做的話,要在東屋和西屋訂酒席。
(7)準備換妳的錢(千分之壹)。
(8)準備五谷雜糧(如大豆、大米、高粱、玉米、小米)。
(9)服務客人。
(10)家電、音響、家具等五金。
6.婚禮
7.接壹個親戚(給孩子付車錢)
8.儀式
9、改口(丈母娘給新媳婦錢,千分之壹)
10,進洞房
11,放輕松。
12,大嫂整理床鋪和被子
13,康(小男孩)
14,新婚之夜
15,三七天回國(回妳媽家,日落前回來)
16,新的生活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