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翼王石達開
1863年六月,石達開領兵至大渡河。因為錯過了渡河的最佳時機,河水暴漲後清軍包圍了他。為了保全手下的性命,石達開主動向四川巡撫羅投降,同年被處死。可惜石達開向敵人投降了,盡管他功勛卓著,革命信念堅定。
2.王鐘李秀成
1864年七月,營攻破天京,李秀成為掩護幼天王突圍被項俘獲。在曾國藩的陣營裏,李秀成寫了壹篇《自述》,講述了太平天國建國以來的得失,並大力贊揚曾國藩的品質。他求生的心很強。同時,李秀成還力勸曾國藩自立東南,舉起反清大旗,算是降了。
3.王娜高永寬
1863年,在蘇州,與太平天國叛徒、時任淮軍將領的程學圻勾結,設計殺害拒不投降的蘇州守備司令譚紹光,並將自己的第壹面旗幟獻給李鴻章。因為高永寬兵變,穆王被殺,導致蘇州城淪陷,大屠殺。這是令人發指的罪行。但李鴻章不太歡迎這樣的人物,於是以慶功宴的名義召見了高永寬等八人。座位坐滿後,李鴻章借口不幹了,命令手下把這八個人全部斬殺。
4.安慶副司令員程學圻。
1860、10年,程學圻率部向湘軍投降,並向集賢關發起進攻,切斷安慶的糧道。不久安慶失陷,天京被打開。1863年,程學圻勾結漢奸高永寬,設計謀害蘇州都督譚紹光,於是蘇州失陷,全城屠城。1864年春,程學圻領兵攻嘉興,獨自率領敢死隊進峽,被太平軍殺死。
5.郭郡
說到魏軍,我不禁想起“被迫上梁山”那句話,因為他的投降實在是無奈之舉。因為魏長輝事件(魏軍是他弟弟),天京事件後,天王洪秀全不再信任魏軍,也不允許別人救援武昌。但魏軍仍堅守武昌,拒絕向胡林翼投降。即使在武昌失陷後,他仍堅持在鄂皖作戰。魏軍的堅持真的很難得。
遺憾的是,陳玉成、楊福清等人壹再挑釁魏軍,挑起軍事沖突;魏軍要去蘇杭投靠李秀成,於是陳玉成封鎖長江,派兵攻打魏軍的部隊,顯然把魏軍逼到了絕路。內憂外患之下,魏軍想過退隱山林,置身事外,但又害怕被清軍俘虜,只好投降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