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矮花葉病的初侵染毒源來自多年生的禾本科雜草,初春,越冬蚜蟲復蘇後,在新長出的帶毒雜草嫩葉上取食而獲毒,帶毒的有翅蚜蟲遷飛時將病毒傳播到玉米上,危害春、夏玉米,造成病害流行。夏玉米收獲後,蚜蟲又回到雜草上越冬。6-7月份,如天氣幹旱,則不利於玉米生長發育,而利於蚜蟲繁殖、遷飛,發病重。春玉米晚播、夏玉米早播均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壹是選用抗病自交系,種植抗病雜交種;二是春玉米適期早播,能避病增產;三是加強田間管理,增加玉米自身的抗病力;四是及時拔除病苗、病株,減少再侵染源。
②化學防治:壹是初春時及時消滅周邊雜草上的蚜蟲,小麥乳熟期蚜蟲遷飛高峰時,及時噴灑3%天達啶蟲脒,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液,或2%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25%阿克泰5000倍液防治;二是及時噴灑“天達2116”和有關預防病毒的農藥。幼苗3-4葉期噴施1500倍天達裕豐(或1500倍盛之豐)藥液+600倍“天達2116”壯苗專用型藥液,6-8葉時噴灑600倍糧食專用型“天達2116”藥液+1500倍天達裕豐藥液,防治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