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位營養學專家曾經說過,生姜去皮會上火,不去皮就不上火。最後,希望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如何用姜,喝姜棗蜂蜜茶。有的人經常喝紅棗姜水,說身體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病情,或者說沒有效果。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妳用錯了方法,而不是生姜的問題。
中醫認為,生姜辛溫,有發汗解表、止嘔解毒的功效;姜皮辛涼,有利尿消腫的作用,所以有“保姜皮涼,除姜皮熱”的功效,這就是陰陽平衡所發揮的作用。
姜皮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本身就是壹味中醫。不帶皮吃還是帶皮吃,要看具體情況。
生姜的去皮:脾胃虛寒者,最好將生姜去皮;
吃苦瓜、芹菜、螃蟹等寒性食物,最好去皮吃姜,可以平衡螃蟹的寒性;
患風寒感冒時,喝生姜紅糖水可以緩解。這個時候生姜最好去皮;用姜預防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要去掉姜皮。
不去皮的生姜:
壹般做菜用的姜要帶皮吃,因為這樣既能保持姜藥性的平衡,又能防止上火;
水腫時,吃生姜不去皮,因為姜皮有利水;
如果有便秘和口臭,最好單獨用姜皮。
所以泡紅棗姜水,根據自己的體質去皮。剝的時候煮紅棗姜水體熱陰虛。體寒陽虛者,宜紅棗姜水送服。這樣堅持吃姜,才能發揮其真正的功效,藥到病除。
可以說剝姜是菜,不剝姜是藥。我經常提到這種陰陽平衡的食療,但是知道的人太少了,很多人每天盲目的吃,起不到食物的作用。
既然知道了姜是道,是區別,就不要再錯了。可以起到治病療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