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塌,是魯菜中的特色,把食材掛蛋糊煎制而成為壹體方稱鍋塌,壹般是先煎後煮,把湯汁都緊緊鎖進身材裏,使菜肴風味更加濃郁。這就象我們平常生活中,這個“塌”就是變軟的意思,食材慢慢回軟的意思,具體的做法就是用蛋液包裹著食材,煎炸成形後,加上雞湯,調料,小火塌(燒)制,收汁入味,明亮誘人,口感更加豐富,吃起來更加綿軟。
傳統的鍋塌豆腐做法是需要廚師翻勺的,也就是把豆腐翻面。今天安利壹個家常的法子,即使沒有專業廚師的翻勺技術,也可以輕松做出像飯店壹樣專業味道的鍋塌豆腐。食材·板豆腐 1塊、雞蛋 2個面粉 40g、大蒜 15g、小蔥 15g麻油 5g、黃酒 10g鹽 2g、糖 5g、高湯 50g鍋中倒油燒至5-6成熱時,將粘滿澱粉的豆腐片再粘壹層蛋液,下入鍋中煎至兩面金黃,盛出備用。
豆腐在我國有南豆腐和北豆腐之分。南豆腐壹般是石膏豆腐,北豆腐是鹽鹵豆腐。除了這兩種,還有壹種日本人改進的嫩豆腐,是葡萄糖內脂點的,也叫內脂豆腐。熱鍋,少量底油,炒香小料,烹料酒,調味(鹽、糖、味精、胡椒粉、醬油),下入煎好的豆腐盒,塌盡湯汁,淋油,出鍋裝盤即可豆腐做法頗多,我們常見的豆腐烹飪方法有紅燒、幹鍋、涼拌、鍋塌等,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山東著名的傳統特色菜鍋塌豆腐。
豆腐在我國有南豆腐和北豆腐之分。南豆腐壹般是石膏豆腐,北豆腐是鹽鹵豆腐。除了這兩種,還有壹種日本人改進的嫩豆腐,是葡萄糖內脂點的,也叫內脂豆腐。裹了雞蛋漿之後放到鍋裏煎壹下,煎至金黃之後再放到鍋裏,用雞湯慢慢燉熟。燉好後的鍋塌豆腐又鮮又嫩,非常好吃,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