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誰執色彩練,舞構圖在空中?

誰執色彩練,舞構圖在空中?

“雲蒸林染,水舞影從天空靈,涓涓瀑布,萬物潤澤,水之舞從山河來。”

洶湧澎湃的錢塘江從東海咆哮而來,攜帶著風雨,帶給人們的是災難和血淚的歷史。小時候曾經站在頭蓬鎮的防禦海堤上,向北望去,壹望無際的沙灘真的是“潮來水往,潮去白茫茫”。當時住在頭蓬街的人也很擔心。這條曾經被稱為沙地“小上海”的老街,岌岌可危,人們準備逃離。據縣誌記載,20世紀初,北海塘邊附近有壹條大潮溝,可通錢塘路主幹道。大潮溝大約有十英裏寬。春潮溝外,有耕種過的沙洲,從登堂和沙洲向北望去。

沙區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以前的艱苦歲月。雖然他們有聰明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但苦難總是伴隨著他們。

沙區的房子最差——靠近錢塘江,經常有臺風。風壹吹,草房連根拔起,潮水沖得無影無蹤;吃的最慘——常年幹菜,莧菜,蘿蔔幹,“痛得咬著牙”,“吃油菜,倒著走。”麥片粥、蘿蔔粥、紅薯粥,“稀粥最後大肚子”;最不好穿——自織自染的土布衣服,穿在身上皮膚會有摩擦;沙區的路是最差的,布滿荊棘的窄路,下雨天極其濕滑。“晴天壹身灰,雨天壹身泥”是當時沙路的真實寫照。大災之年,沙地人民不得不扶老攜幼,四處逃難,尤其是錢塘江潰決的時候。據蕭山縣誌記載,今天的桐鄉、海鹽乃至江西、上海都有逃到那裏的沙人。生活在老上海的沙地人會說:“很久以前,沙地還挺窮的。”沒錯,老上海的三大缸——酒缸、染缸、醬缸——都是沙人在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