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南京宗教計劃的背景

南京宗教計劃的背景

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風起雲湧,猛烈沖擊著羅馬天主教會在歐洲的統治。面對宗教改革的趨勢,梵蒂岡也采取了壹些自我革新的措施,耶穌會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為了改變天主教在歐洲的艱難處境,教廷派遣耶穌會士來華傳教,以擴大天主教在東方的疆域和影響。

在南京宗教案(1616)之前,也發生過壹些神父被當地人圍攻侮辱、住宅被擾、被捕入獄、驅逐出境的事件。但這些事件只是局部事件,影響不大,很快就會平息。但是南京的教學難度不壹樣。這件事發生在利瑪竇死後的第六年,斷斷續續持續了好幾年。後果相當嚴重。

1665438+2009年7月15日,湯若望及其教區居民抵達澳門,被安置在聖保羅書院。傳教士壹踏上中國的土地,就開始認真學習中國的語言和文化,甚至以掌握北京普通話為目標。這些西方僧人入鄉隨俗,脫下僧袍,穿上儒服,住上中國式的房子,潛心研究中國的經典、歷史、倫理,尋找東西方文化的融合。這些精通天文地理和中國經典的西方傳教士,在與朝野名流的交往過程中,自然贏得了中國文人的青睞和信任,從而達到了傳播信仰的目的。這就是利瑪竇倡導的“以儒合儒”的傳教策略。但壹些狂熱的傳教士認為利瑪竇過於遷就中國人民,影響了天主教的“純潔”,使基督徒的發展過於緩慢。利瑪竇死後,開始改變傳教路線,采取激進的傳教方式,堅決排斥儒學,禁止中國教民祭天、祭祖、祭孔,引起民眾的反感和懷疑,導致“南京教案”,傳教士被驅逐,在中國內地鮮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