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樹
夏櫟是山毛櫸科櫟屬植物。起源於歐洲。夏櫟樹幹高30余米,材質堅硬,生長壯闊。樹皮褐灰色,有細裂紋,幼枝褐灰色。葉互生,厚而光滑,長倒卵形或橢圓形,長7厘米至18厘米,寬3厘米至7厘米,頂端有純圓形微裂紋,葉緣有4至7對波狀羽狀新裂紋,深度為1/4至1/2。花是雌雄同株,單性的。堅果是橢圓形的。花期5月中旬,9月至10果實成熟。夏橡分為早熟和晚熟兩種,相差十天左右。夏櫟抗寒性強,能抵禦零下40℃的低溫,但幼枝抗晚霜能力差。耐高溫和耐大氣幹旱,降水量220 mm左右,蒸發量2130 mm,氣溫高達38℃且無烈日灼曬現象,耐大氣幹旱性優於水曲柳、榆樹等樹種。該品種耐鹽適應性廣,對土壤要求不高。但在土層較厚、供水條件較好的條件下,它生長旺盛,根系較深,壽命較長。18苗主根深度可達6米以上,抗旱抗風能力強。該樹種幼齡階段生長緩慢,壹年生苗年生長量為12cm ~ 20cm,五年生苗年生長量為1m ~ 1.5m,種植10年後開始加速生長。夏櫟主要靠種子繁殖。由於其幼樹生長緩慢,為培育大規模苗木,滿足社會需要,在苗圃經營期,除加強常規田間撫育管理外,還應采取壹些科學措施:壹是當年播種苗的垂直根系深40厘米至60厘米,遠大於地上部分。為了促進它們莖葉的生長發育,提高苗木質量,為幼樹打下物質基礎,第二年春天使用了鋒利的窄面鏟。二是在幼苗3 ~ 4年,苗高約1米時,休眠期換床栽植壹次,挖大坑,每個坑施5 ~ 10公斤動物糞便作基肥,用天然母土移栽,及時澆透根水。換床種植的目的是擴大根系的發育,增加養分的吸收,同時改善苗木的光照、通風等生理環境條件;第三,夏櫟是喜光樹種,幼樹對光特別敏感,不耐上部遮蔭,偏愛側部遮蔭。因此,在換床移栽中選擇亞喬木和灌木作為輔助樹種,在行間種植側蔭,培育大規格苗木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