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蝸牛怎麽養殖?

蝸牛怎麽養殖?

蝸牛學名中國蝸牛(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廣泛分布於我國各地的淡水湖、水庫、稻田、池塘、溝渠中。因其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具有清熱解渴、明目等食療作用,成為人們特別是南方人喜愛的水產品之壹。[1]

銀杏

中華福壽螺

拉丁學名

胎生動物科

另壹個名字

駱駝

分界線

動物界

軟體動物類

快的

航行

人工養殖的形態特征、生活習性、繁殖特性和營養價值

生物學性質

蝸牛耐寒,不耐熱。最適生長溫度為25℃。當水溫低於15℃或高於30℃時,就會停止進食。水溫低於10℃就會鉆泥,超過40℃就會被燙傷致死。蝸牛是雜食性的,喜歡夜間活動和覓食,可以自然繁殖。蝸牛的壽命壹般是雌性四五年,雄性兩三年。幼蟲前三四個月生長最快,之後逐漸變慢,兩年後基本停止生長。[2]

形態特征

出現

視頻蝸牛和蝸牛獅的區別

+

關註135000播放量|00:52

殼為石灰質,薄,螺旋狀,右旋。殼的外表面為黃綠色至黃褐色,顏色隨環境和水質而異。內表面灰白色,殼頂略尖,殼底膨大,殼口橢圓形,邊緣完整,有角質。[3]

軟件部分

分為頭、腳、臟囊三部分。外套膜覆蓋整個內臟囊。在正常生活條件下,蝸牛的頭和腳伸出殼外。頭部呈圓柱形,前端有突出的吻,嘴位於吻前端的腹側表面。吻的基部兩側有壹對長觸角。母螺的兩個觸角對稱同構,而公螺的兩個觸角不對稱,右邊的觸角又短又粗,卷曲成連接器。每個天線基座的橫向突起上有壹個黑點。後腦勺兩側的皮膚折疊成水管,左邊是進水管,右邊是出水管。腳位於頭部腹面的後面,是壹個肌肉發達的大型爬行器官和吸附器官。腳伸展時,前端呈圓形,後端呈尖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