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黃鱔生長在水中,以吃水中的許多微小生物為生,所以它的體內壹定有寄生蟲。食用前,要將黃鱔的內臟和附著在內壁的生物清洗幹凈,去頭去尾,洗凈血漬,煮至熟透。煮的時間可以稍微長壹點,因為很多寄生生物不耐高溫,無論煮還是炒,壹般持續5到10分鐘,寄生蟲就可以完全殺死再吃。
我覺得妳的食物可以達到60-70度,食物的發熱是靠濕熱傳導的。只要五分鐘,濕熱就能穿透食物中心達到六十多度,而只要五分鐘,六十度就能殺死病原體,所以我覺得妳的擔心完全沒有必要。
黃鱔的形態特征
黃鱔細長圓柱形,蛇形,體長約20 ~ 70cm,最長1 m,前平尾窄。頭長而圓,臉頰隆起,嘴大,嘴處於末端位置,吻短而平,吻末嘴張開,呈斜形,上顎略突出,嘴唇相當發達。上下頜骨和瓣骨上有細齒。
眼睛很小,藏在皮膚下面,被壹層薄薄的皮膚覆蓋著。鰓裂位於腹側,左右鰓孔在腹側結合成倒V字形。鰓膜與鰓峽相連。鰓腔和腸經常退化為呼吸的結構,而不是輔助呼吸,如魚鰾。而是腹部的壹個鰓孔,口腔內壁的表皮和腸道負責呼吸,可以直接從空氣中呼吸。
身體裸露潤滑無鱗,粘液豐富,無胸鰭和腹鰭。背鰭和臀鰭退化,只剩下皮褶,沒有軟刺,都和尾鰭結合在壹起。活著的時候,身體是黃褐色的,側線完整,沿著身體中心壹直走。
體背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淺,全身有不規則的黑色斑點。黃鱔的體色常隨生活環境而異。身體呈鰻形,有無刺鰭、細長背鰭和臀鰭,與尾鰭相連,無腹鰭,或小如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