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孕婦食譜 - 傳說粽子的發明與屈原有關。這是怎麽回事?

傳說粽子的發明與屈原有關。這是怎麽回事?

南朝人吳筠在《齊國續和》壹書中,寫下了壹個關於粽子起源的故事:五月初五,屈原死於汨羅江,楚國人同情他。每天,他把米放在竹筒裏,祭祀他。

漢朝建武年間,長沙壹個叫屈屈的人,白天突然見了壹個人,自稱是大夫屈原。

那人對瞿瞿說:“妳經常給我獻祭。謝謝您們。但是妳給我的祭品經常被水中的龍偷走,我為此很苦惱。將來妳給我祭品的時候,壹定要用楝樹葉包好,再用彩色絲線系上。這兩件事是小龍最怕的。”瞿瞿照他說的做了。

後人用彩色絲線和印楝葉做粽子,是汨羅江祭祀屈原的遺風。其實這完全是後人想象出來的,不能當真。

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漢!那時候距離屈原去世已經400年了。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粽子”壹詞的解釋是:粽子是用蘆葦葉包裹大米。根據古人關於粽子的各種記載,我們可以知道,粽子這種包裹在小米裏的食物,是用來在夏季的至日祭祀祖先的,或者是在端午節吃的,與祭祀屈原無關。

到了唐宋時期,粽子的品種已經很多了!有牛角餃子、錐子餃子、淩餃子、桶子餃子、錘子餃子和九個餃子之類的名字。名字雖多,但做法只有兩種。粽子和九子粽子的制作方法是將剛切好的竹筒放入米飯,然後裝滿水,放在火上燒烤,煮好後食用。其他種類的粽子是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用線紮緊,放在水裏煮,然後拿出來剝葉子吃。

總結:隨著時代的發展,粽子的餡料越來越豐富。在浙江,粽子裏加入火腿,肥瘦相間,吃起來油而不膩。廣東有什錦粽子,由雞丁、鴨肉、叉燒、蛋黃、蘑菇和綠豆沙制成。大小壹斤左右,蘆葦葉包不住。它被荷葉包裹著。

用來包粽子的葉兒不僅有蘆葦葉和荷葉,還有蒲葉、竹葉和印楝葉。先把葉子泡在水裏,然後用刷子刷幹凈,才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