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種植模式
羊肚菌最常用的栽培方法是地膜栽培技術。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防澇保墑,雨水可以順著塑料薄膜流進溝裏,即使下很久的雨也不會損傷邊上的菌絲。另外可以避免強光的影響,有利於土壤保溫,對羊肚菌的生長非常有利。
2.生長條件
羊肚菌需要種植在中性或微堿性的土壤中,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要求肥沃,透氣性好,容易保濕。此外,還要註意溫度和濕度。羊肚菌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度,濕度為70%左右。羊肚菌的發育不需要任何光照,強光可能會影響菌絲體的正常生產,所以需要為其提供弱光環境。
3.培養配方
配方參考:鋸末75%、麩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益福園菇生態寶1%。配方調整後,需要按照1: 1: 3的比例與水混合,然後發酵20天,再用專用塑料袋裝好,每袋500g左右。
裝完後高溫滅菌,然後接種菌絲,壹般采用雙頭接種法。然後放入22-25度的培養室培養壹個月,待菌絲長滿袋後即可培養。或者可以直接買菌株。
4.耕地整理
先用松土機把耕地松土到20cm以上的深度,然後做個邊框。壹般邊框寬度為100cm,排水溝寬度為30cm。羊肚菌在邊境栽培,邊境挖兩條種植溝。種植溝間距50cm,溝深6-10cm,溝寬20cm左右。
5.播種方法
時間壹般為每年6月10-2月12,菌種分散在培養料上。播種菌種前,將菌種放入盆中攪拌均勻,以便播種菌種。菌種播種量為每畝200公斤,播種時菌種要均勻準確地撒在培養料上。播完菌種後可以覆土,覆土厚度3-5cm,覆土後可以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