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交穴是足太陰脾經的常用穴位之壹,是足三陰經(肝、脾、腎)的交匯點,來源於針灸A、b,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足內側踝尖上方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三陰交穴是臨床上非常常用的穴位。常拉此穴可補益肝脾腎氣血,對治療內分泌失調、防治現代文明病(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有顯著效果。).直刺1 ~ 1.5寸,孕婦禁針。
三陰交:三陰交,足三陰經也。十字,十字也。此穴名是指足三陰經中的氣血物質在此穴交匯。此穴的物質是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肝經提供的潮濕之氣,腎經提供的寒氣,故名。取穴時,坐直,除拇指外的四指並攏,小指下緣擱在內踝尖上,從內踝尖量出4個橫指,食指上緣所在水平線與脛骨後緣的交點為取穴點。
太陰:太,太。陰,陰之屬。此穴物質由足三陰經氣血相交而成,位於足內,壹般表現出較強的陰寒特點,故名太陰。下三裏:下下也。李三的氣血場在穴位的範圍也是。“下三裏”之名,意謂此穴氣血場範圍大,寬如李三,故名。足陰、厥陰、太陰之會:理性與陰三關系的闡釋。足太陰絡:絡,絡也。這個穴位的物質是足三陰經的交匯點,氣血物質從這個穴位重新分布到足三陰經。此穴有連接足三陰經氣血的作用,故為足太陰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