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苦菜是壹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苦香氣。莖單生或少數,灰白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無假托葉或極小的假托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頭狀花序橢圓形,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花藥狹線形,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花冠紫色。花果期4-7月。
紫花苦菜,屬於菊科草本。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苦菜清熱解毒的習慣,在明代被列為救荒食品,那時的食法是:采苗葉炸熟,用水浸去苦味,淘洗凈,油鹽調食。除了食用價值, 紫花苦菜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
據《本草綱目》記載,紫花苦菜,味苦、性平、微寒、無毒,可清熱解毒、涼血、利濕、祛瘀止痛、祛五臟邪氣等功效與作用。由於紫花苦菜既可以作為蔬菜,同時又具有很大的藥用價值,近年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重視。
灌南苦菜的生長環境
苦菜生於平原、丘陵、林下、草地、荒地、田間、河邊、路旁等處,全草可以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抗過敏等作用。葉曬幹搗碎得“苦絨”。分布於我國東部。灌南獨特的生態環境,有利於紫花苦菜的生長,紫花苦菜的土壤要求不高灌南獨特的土壤集海、陸多種微量元素於壹體,土壤通氣透水性好,有機質、磷、硼、錳等含量適宜,在此土地上出產的紫花苦菜微量元素含量豐富。
優質紫花苦菜茶大多產自這裏。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純天然野生紫花苦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綠色純天然紫花苦菜的重要產地。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苦菜花 (野菜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