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與曾虎、李鴻章、左、張之洞並稱為“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五營殿大學士,封壹等易,名為。
太平天國的事跡;
鹹豐四年(1854)二月,湘軍沖出,曾國藩發表《討粵匪》。在這篇短文中,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壹種“有毒的生物”,“引用了中國幾千年的禮儀和倫理,壹旦被壹掃而光。
這不僅是清朝的奇變,也是開埠以來名教的奇變。孔孟在酒泉痛哭”,進而號召“凡能讀書寫字者,可坐而不動”,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所以動員了當時廣大知識分子參與到反對太平軍的鬥爭中,為以後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曾國藩命褚汝航為水軍都督,塔齊布為軍先鋒,大小船只240艘,水陸軍17000人。三月,越州戰事不利。4月,在井岡水戰中被太平軍石向珍擊敗。曾國藩壹氣之下縱身跳入水中,幸好被幕僚張守林救了出來。因戰事不利,曾國藩被敕令革職。
擴展數據
曾國藩的主要功績在於他崇尚忠君道德,以儒治軍。這壹宗旨也貫徹在選將、招兵、治軍和協調內外關系上。曾國藩的軍事思想內涵極其豐富,集大成。
他認為士兵人數不多,但精,“小夜曲強”,“士兵越多,力量越弱;報銷越多,國家越窮。”主張軍政分開,負起責任。他購買外國的槍、炮、船,推動了中國軍事武器的近代化。
曾國藩在治軍方略上煞費苦心,主張以儒治軍,即以封建倫理教育官兵,以仁、禮、忠培養官兵,作為治軍之本。他的目的是維持軍隊的士氣,培養壹支完全、絕對從屬於自己的私人軍隊。所以他認為“用兵者,必先自主,而後制敵。”
百度百科-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