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出了問題,很可能牽連五臟。中醫有句話,“養脾胃就是養元氣,養元氣就是養生命”。脾胃的健康是決定壽命長短的重要因素。
心脾就像壹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論治。脾負責協調人體氣血,支撐心臟。壹旦脾臟出了問題,就會導致人的氣血失衡,引發心臟病。
肝與脾胃相互作用。經常有患者跟我說,吃了東西還是覺得餓,但是肚子鼓鼓的,吃胃腸藥也不管用。其實這往往與工作壓力過大或心情不好導致肝郁氣滯有關。解決脾胃問題首先要養肝。反之,脾胃也會影響肝臟。比如脂肪肝的根源就是脾胃不能很好的消化食物,導致垃圾難以處理,堆積在肝臟,從而影響肝臟的供血等功能。
脾胃虛弱首先影響肺。肺就像壹個“宰相”,專門輔佐心臟的“君主”。肺通過管理體內的氣來幫助心臟管理全身。但是,肺氣的盛衰取決於脾胃的強弱。脾胃虛弱的人往往會導致肺氣虛,容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脾虛常伴腎虛。人精力充沛,腎氣充沛。腎精的強弱也關系到人的脾胃是否健康,能否提供充足的營養滋養腎臟。長期脾虛會導致腎虛,表現為心緒不寧,容易盜汗,或怕冷,手腳冰涼。
胃病與大川人飲食不節制有關,脾病與人過度勞累有關。脾胃病雖然病因不同,但壹定要壹起養。
脾胃有三畏。壹是怕生,二是怕冷,三是怕養。寒性食物,如各種冷飲、生蔬菜、水果等,會隨著冷空氣進入體內,最容易傷脾胃。另外,脾胃最怕撐,餓壹頓對它的傷害最大。
風、寒、暑、濕、燥、火諸邪中,中醫最怕濕。冷熱易處理,冷則溫,熱則寒;有風我們就驅風,有燥我們就滋潤,有暑我們就清。但是,濕了嗎?那有點難。燥濕的方法十有八九會傷津液,但是燥濕不能除。所以中醫除了燥濕,還有利濕、祛濕、滲濕等治濕方法。方法越多,就意味著對付這個敵人越困難。
去掉體內的濕氣,方法很簡單,只需要兩種“藥物”。這兩種藥可以當茶吃,可以解決大問題。壹個是薏米,壹個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用壹次抓到什麽比例,洗幹凈放在鍋裏和水壹起煮。煮熟後是祛濕健脾的佳品——糯米紅豆粥。
至於功效,真的很嚴重。薏苡仁,中醫稱為“薏苡仁”,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能祛濕益胃,消除水腫,健脾益胃,長期服用能使人強身益氣。紅豆,中醫稱為“小豆”,也有明顯的利尿消腫、健脾胃的功效。因為它們是紅色的,可以滋養心臟。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不足;飲食不好,運動少,脾虛濕盛。要祛濕養心,健脾胃,非大麥紅豆莫屬。將其煮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被人體充分吸收,同時不會對脾胃造成太大負擔。
薏苡仁和紅豆的“消腫”作用也很有意思。我們千萬不能認為腫脹就是水腫。看看現在的人,十個人裏至少有五六個是胖的,也是腫的,叫臃腫。在中醫看來,肥胖或水腫就是身體潮濕,水不能隨氣血流動而停留在體細胞之間,使人體迅速膨脹。水腫也是,肥胖也是,只是程度不同。除濕作用強的藥物或食物,可以將這些殘留在人體內的水狀液體排出,也可以消腫。所以治療水腫壹定要用紅豆,而且實踐證明,大麥紅豆粥減肥效果很好,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特別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特別好。
濕是現代各種慢性疑難雜癥的根源,薏米赤小豆湯是治療濕的良藥。我在臨床上給病人開藥方後,總會告訴他們壹些飲食起居上的註意事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回去把薏米紅豆湯當茶喝。對於確實沒有這個條件的患者,我會讓他用大麥和紅豆煮粥作為晚餐的主食。有個學生曾經問我:“妳為什麽讓大家喝大麥紅豆湯,喝大麥紅豆粥?”我說,因為體內淋濕是現代人的通病,薏米紅豆湯適合所有人。這是事實。我有個病人經營壹家大公司。喝了我的糯米紅豆粥,他感覺特別好。他甚至命令他們公司的廚房每天早上用糯米和紅豆煮粥,為早到的員工做早餐。把煮好的青稞紅豆湯裝在幾個大保溫桶裏,供全公司員工飲用。
經常有人問:“糯米紅豆粥為什麽不能煮成粘稠狀?”有些人自以為聰明,對我說:“我煮糯米紅豆粥的時候加了壹把米。結果粥變稠了,味道美極了!”
我說:“千萬不要再加米了!”為什麽?因為大米生長在水中,含有水分,又濕又粘,所以大米煮的時候會變厚。紅豆和薏米都是去濕的,不含水分,所以不濃,湯也很清。中醫正是利用了它的清性來祛除人體的燥濕。壹旦加了米,就相當於加了水分,所以整個粥就稠了。雖然口感更好,但對於養生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因為那壹把米,所有的紅豆和薏米都白費了,效果沒用。
除了紅豆糯米粥,還可以多了解各種食物的性質和味道,自己加減,形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處方。這樣食品才能真正成為好的保健品。
神情呆滯,精神不振,甚至心悸,困倦,心中空虛:大麥紅豆加桂圓。
煩躁失眠,或臉上起疹子、痘痘:薏米紅豆配百合蓮子。
胃寒疼痛,食欲不佳,怕冷:大麥紅豆配生姜。
腎虛:大麥、紅豆、黑豆
腳氣:大麥、紅豆和大豆
咳嗽:紅豆梨子糯米飯
食欲不振、身材偏瘦:大麥、紅豆、山藥
腹瀉、腹痛、糖尿病:大麥、紅豆、南瓜。
體虛早泄遺精多尿:加薏苡仁、芡實。
孕婦:減少薏苡仁,加少量黃芪、黨參。
產婦:減少薏米,增加大棗、小米、紅糖。
PS:以上內容由武國忠博士撰寫。吃了壹段時間感覺效果很明顯!祝妳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