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春分怎麽過?有什麽意義?

春分怎麽過?有什麽意義?

每年3月19至22日,有壹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春分,陰陽半也。所以日夜忽冷忽熱。”壹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此時太陽的經度為0度,太陽的位置在赤道上方。農歷書上記載“指的是春分,大約是星期日,南北半球晝夜平分,也是春天的壹半,故稱春分。”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從這壹天開始,太陽的直射位置逐漸北移,南北半球的晝夜長短也隨之變化。北半球白天長,夜晚短,但南半球正好相反。春分壹到,降雨量明顯增加,全國平均地面溫度已經穩定過10度,這是氣候學定義的春季溫度。春分節氣過後,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明媚。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冬季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也是早稻的播種期。各地農業諺語對春分說法不壹:山東有句話叫“春分種樹,陽光普照,無事不生”;湖北有“春分多雨,大家忙,先種瓜豆再插秧”;廣東有句話叫“春分先來,飯爭錢”。

歐陽修曾對春分有過精彩的描述:“南園春分半時,風和馬嘶的氣味,青梅似豌豆柳,蝴蝶飛舞。”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春分和節氣都是春天的好時候,蘭花在中國臺灣省盛開。

因為春分和節氣平分晝夜,所以人們在養生保健中要註意保持陰陽平衡。斯大林說:“相對靜止的物體和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為了獲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基本條件”,維持人體陰陽平衡成為養生的重要法則。這個規律在精神、飲食、起居、自理、用藥等方面都很重要。如何在養生保健中運用陰陽平衡的規律,協調身體的各項功能,達到身體內外的平衡狀態,使人體的有機整體保持相對平靜平衡的狀態,是養生保健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