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其他部門的同事Alan看到我反復掃描文件。艾倫“故意”等到下班後,問我要不要去公司培訓。他還聲稱我的領導在他們辦公室說的。
當時心裏壹個“哈哈哈”就過去了...
記得剛進公司的時候,有人跟我說艾倫特別愛說別人的閑話,還好心提醒我離她遠點。我當時抱著“我來了,就安全了”的逃避心態。
我從沒想過這樣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翻了個白眼,老老實實回答他。
誠實的回答是,去訓練是事實,艾倫改變不了什麽。還有,艾倫在同事眼裏留下了八卦的印象。即使他說了什麽,也不壹定有人相信他。
並且非常機智的表達了我對這件事的反感:“艾倫,妳的觀察能力真的很細致。”由於他們整天都在努力工作,他們沒有閑暇去關心別人的事情。看來妳的工作能力還是挺強的。哈哈哈~ ~”
艾倫看到我這樣說,卻沒有再接話,消極地離開了。
這兩天,我反思了這件事。各大搜索媒體(百度問答、豆瓣、知乎等。)都被我搜過了。對於類似的事情,人們壹般有兩種極端的態度:壹種是近君子遠小人。另壹種是直接回去。前者有點弱,後者很勇敢。(數據顯示選擇遠離的人更多,說明好人還是比較多的。)
說到勇氣,我想到了項羽,壹個名門望族,打了壹手好牌,就當是個教訓吧。我不是那種懦夫。這樣的回答似乎並沒有完全解開我的謎團。我要的是怎麽和這樣的人相處。於是我讀了系統的學術理論才開悟。(工作習慣很重要。)
01
什麽是隱私?
隱私是指人們出於個人尊嚴等考慮,不願意公開,不希望外人知道或打聽的個人秘密和私事。“不願告訴人”和“不願張揚”自然有他的道理。保持隱私和誠實並不矛盾,就像善意的謊言和委婉的誠實並不矛盾壹樣。
與中國人相比,西方國家的居民更註重保護隱私。例如,西方人談論天氣、旅行和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中國人用食物,年齡,體重,家庭,甚至收入和房子來問候對方。西方人面對這樣的問題,壹般都會毫不客氣地回答:“不是給妳的。”
回想起來,我覺得我在聊天中泄露了多少隱私。將來妳希望別人對妳做什麽,就不要對別人做什麽。
02
為什麽有些人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
弗洛伊德認為,人對隱私的窺探來源於童年和對事物的好奇。
曾經有壹段時間,孩子對什麽都感興趣,問為什麽。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是孩子,成年人也有探索事物深處的欲望。
很多科學家在童年時期對自然科學充滿幻想,直到做出愚蠢的探索。這是科學家在工作中對好奇心的利用。
無聊的人,不去研究工作,只對研究別人感興趣。對於不了解的人,壹般不會說閑話。這些人通常通過自己的觀察和相互驗證來獲取信息。他們知道毫無根據,通常容易磨損。
另壹個原因是個人欲望的宣泄。
有極少數人通過窺探別人的隱私過程來滿足壹種扭曲變態的原始欲望。典型的是壹種越軌心理障礙。
有這種心理障礙的人熱衷於收集和窺探別人的隱私。他們註重事物的細節,甚至會對事件進行潤色,使私人情節具體化、細節化。他們描述別人的隱私就好像自己經歷過壹樣。在現實生活中,這類人成為道德衛士,經常指責別人說閑話。
電視劇《歡樂頌》中,曲小雨憑借自身實力,成功“勾引”了所謂的男朋友白監制。並委婉地稱自己為邱瑩瑩的白人主管。最後,告訴邱瑩瑩:男人都是為了錢。屈小玉最後成為“五美”中最不受寵的,連粉絲梅生都對屈小玉有所提防。
實際上,曲小雨的觀點來自於他的譴責和憤怒。曲小雨從小缺乏愛情,對愛情充滿幻想和期待。另壹方面,性格上有壹種嚴格的防禦心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將繼續鬥爭。
在她對愛情充滿幻想和期待的時候,孔拼命地追著趙醫生。在防禦心態占了上風的時候,她做了壹件事來“贏得”白主管的愛。
只要人格不成熟,人們還是會熱衷於窺探別人的隱私。只要還有欲望被深深壓抑的人,就還有人想盡辦法暴露別人的隱私,通過隱私來發泄欲望。
03
如何對待別人,要求隱私?
1.當確定不安全的時候,可以閉口不言,盡量閉口不言。
心理學老師曾經跟我說過這句話:“第壹個背叛妳的人永遠是妳自己。”很多事情,妳不作證,別人就無從談起。就像妳不告訴我妳住哪兒,別人怎麽知道?
有幾個保證來確保安全:
壹個人的決心-通常是壹個陌生人或從未親密過的人。
利益的確定——同事相處,難免會有利益或資源的爭奪。
環境的決定——在公共場合,打聽別人的隱私,誰敢告訴他?
比如我可以這樣對艾倫說:“其實訓練不訓練都沒什麽,只要人開心就好。”畢竟艾倫不知道我去不去。聽我的聲音,感覺沒成,其實成了。(我不是教妳作弊~)
2.委婉地告訴對方——這件事“不關他的事。”
具體的溝通技巧就是三明治法——表揚+內容(批評)+表揚。這是我在現實中用來回復艾倫的表格。
3.用別人的故事互相訴說——妳傷害了我。(杠桿)
在某些情況下,我們最好的反應就是用類比的方式讓對方感同身受,感同身受。
是同壹天,我也可以這樣回復艾倫:“壹個朋友那天壹整天都在問隱私,妳說他什麽都不管,就這麽寬大,真讓我懷疑他是不是愛上我了。”艾倫,妳不是愛上我了吧?”(最好是在同性之間使用。異性笑話會讓人懷疑性騷擾)
相信接下來的“哈哈哈”聲還會繼續。
總結:
當妳遇到別人窺探妳的隱私時,懦弱和勇氣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最後要學會和這樣的人相處:1。2.三明治通訊3。發揮妳的優勢。
最後,用壹句流行語結束文章:“願妳的善良有壹些鋒芒。”
參考資料:
1.隱私若幹問題的研究,摘自《軟件學報》,2006,17(8):1764-1774。
2.別看非禮——如何克服偷窺他人隱私的心理
3.隱私偷窺,城市“醫學前沿”的隱形幽靈,2006(1)
4.她為什麽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山西老人,2008(5):55-55。
5.為什麽他總是喜歡窺探隱私?科普世界(資訊版)2011(7):5-5。
6.為什麽有人喜歡窺探別人的隱私?科學養生,2004(4):16-18
7.喜歡“偷看”隱私是什麽心理問題?江蘇醫療保健,2015(23):51-51。
8.偷窺別人其實就是偷窺自己。江淮法治,2015(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