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活動目標:
1.願意學習唱歌,感受歌曲的快樂和感動。
2.主人停頓和跳躍,並以不同的形式歌唱。
3.感受旋律的氛圍,和同伴壹起參與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學唱歌,體會歌曲的氛圍。
5.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生動有趣的特點。
活動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學會唱《豆花》這首歌,感受喜悅的心情。
難點:唱法準確的休止符和跳繩。
活動準備:
圖片,圖集,蜜蜂翅膀;體會觀察豆腐的知識,包括觀察豆腐。
活動流程:
第壹,說話,看圖,引話題。
1.妳有沒有觀察過我們自然角落的蠶豆,有什麽變化?花是什麽樣子的?比如什麽?(圖1)
2.圖2:豆腐的簇是如何生長的?-成排生長
3.總結:蠶,豆腐花,壹排排,像蝴蝶壹樣在田野裏飛舞。多美的壹幅畫啊!
第二,學會唱歌,解決重難點問題
這美麗的豆花還是壹首好歌!我們來聽聽!
1.老師邊玩邊唱。問題:妳聽到了什麽?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展示地圖。
2.兒童隨訪圖冊。
3.老師和孩子們通過看地圖集來學習唱歌。(伴奏)
4.這首歌讓妳有什麽感受?再仔細聽壹遍。這首歌裏哪裏特別開心,像跳舞?老師邊彈邊唱。
5.認識跳繩,學會唱歌跳繩。它在哪裏?妳聽到了嗎?小耳朵真聰明!老師展示跳躍符號。這是什麽符號?-跳繩。當我們遇到跳繩的符號時,我們應該唱著跳著,想輕輕拍球。讓我們試壹試!
6.孩子們學唱歌。“接下來,讓我們用快樂的聲音贊美豆腐。
7.學唱休止符。這首歌除了跳繩,還隱藏了壹個叫休息的小秘密。認真聽老師講,看能不能找到。老師邊唱邊指著圖集,有停頓就誇張的停下來。
8.休止符表示暫停。它藏在哪裏?妳聽到了嗎?
圓形是休息,意思是暫停。試壹試怎麽樣!
9.完成唱(1-2)遍。
10.說出它的名字。這首美麗的歌還沒有名字。給它起個名字!
11.遊戲《蜜蜂采蜜》:另壹位老師扮演蜜蜂。“蜜蜂是來采蜜的。誰唱得好,就會引來蜜蜂在妳頭上采蜜。她還會邀請最好的歌手和她壹起采蜜。妳準備好了嗎?用自然悅耳的聲音優美地唱,特別註意跳躍和停頓的地方。
第三,學唱第二段。
其實這首歌裏還有第二段唱的是豆腐吃完了——豆豆,妳聽。
1.老師邊唱邊展示地圖。
2.讓我們用鋼琴的聲音和看著地圖冊來唱第二段。
3.完全唱功。
第四,自然結束。
這首歌真的很美。好像有壹塊豆腐在我眼前隨風起舞!
活動反映:
四月是蠶豆生長的最佳季節。在壹次野趣活動中,我們路過了壹個蠶豆種植基地。壹排排整齊的蠶豆枝繁葉茂,正是開花的季節,花朵在風中搖曳,宛如蝴蝶飛舞。我記得我們的音樂活動正好有這門課。於是我帶領孩子們觀察蠶豆的生長環境,豆腐的顏色和形狀。並向孩子們解釋蠶豆成熟時的樣子。
有了之前的生活經驗,孩子很容易對豆腐有更多的了解。所以理解歌詞是沒有困難和疑問的。當我輕輕地哼著曲子時,孩子們立刻被那富有節奏的曲子吸引住了。當我唱“呦呦呦”的時候,孩子們都笑了。而且還忍不住跟我壹起唱。
於是完全欣賞完之後,我帶著孩子哼起了帶“拉”字的旋律。雖然小朋友哼歌的時候有點跑調,但是很感興趣。於是我就以我唱歌詞,孩子們唱的形式唱了起來。然後,我用La這個詞唱,孩子們唱歌詞。
唱了幾遍後,孩子們漸漸熟悉了旋律。我開始完整地唱這首歌。在學歌的時候,我發現第壹段明顯比第二段熟練很多。所以用圖集結合歌詞,把歌詞看了很多遍,再回去學歌,確實效果不錯。
最後,孩子們通過男女分組演唱,完全學會了唱這首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2活動目標
1,了解木工和油漆工在工作中使用的工具。
2、學會用樂器表達連奏和斷奏。
3.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表達歌曲內容。
4、能準確唱出曲調,口齒清晰,並能在團前大膽演唱。
5.學唱二重唱歌曲。
要準備的活動
1,“音樂哆來咪”:木匠、畫家(請參考童書)。
2、光盤;木匠和油漆工,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猜。
老師用有趣的動作展示木匠和油漆工使用工具。
讓孩子們猜猜老師從事什麽職業。
他在做什麽?用什麽工具?
2.想想吧。
讓孩子們想象:木匠用錘子釘東西時會發出什麽聲音?畫家用刷子刷顏料時發出什麽聲音?鼓勵孩子使用擬聲詞,如“口吐”、“刷刷刷”。
3.邊聽邊敲。
展示不同的樂器,老師逐個敲擊。
告訴我哪些樂器敲起來像錘子。
說說畫畫的時候哪些樂器發出的聲音像毛筆的順滑聲?
-鼓勵孩子選擇合適的樂器來敲打,聽樂器發出的聲音。
4.欣賞歌曲和表演。
師生欣賞歌曲《木匠和畫家》2-3遍。
請幼兒討論:敲門的聲音是哪壹段?哪壹段是連續音?木匠和畫家在音樂和表演上有什麽區別?(節奏不壹樣。)
壹起練習彈奏木匠和畫家的不同節奏。
把孩子分成兩組,壹起練習木匠和油漆工的節奏。
跟著音樂壹起表演。
5.創建和編輯操作。
老師和孩子們壹起創作木匠和畫家的動作,用音樂做動作。
把孩子分成兩組,壹組當木匠,壹組當畫家,分組唱歌,做動作。
-在妳熟悉歌曲後,妳可以加入帶有連音(如搖鈴和鼓)和斷奏(如小木棒)的樂器,分兩組演奏。
活動反思
《小木匠和畫家》以童話故事為背景,歌詞生動,曲調歡快流暢,展現了木匠和畫家勞動生活的幸福景象,是壹首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歌曲。學得好,唱得活,體驗理解歌曲,理解體驗生活,采用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以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和技能為目標,以實際操作為動力,教學滲透到遊戲活動中。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3音樂活動:七彩光與水果寶貝
活動目標:
1.學會唱歌,理解歌詞的意思,能夠準確的唱點音符和休止符。
2.感受歌曲親切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帶鄰家小朋友逛水果店,重點觀察水果的五顏六色。
2.音樂教學課件。
活動流程:
1.觀看課件,直觀理解歌曲內容。
(1)觀看課件,欣賞歌曲。讓孩子們談論他們聽到了什麽,他們與哪個故事有關。
(2)讓孩子談論歌曲中的水果娃娃。
(3)帶領孩子跟著音樂節奏背誦歌詞。
(4)重點閱讀歌曲的白色部分。
(5)再次欣賞教學課件,感受歌曲的節奏和趣味性。
學習唱歌
(1)壹個師範幼兒園的學生唱歌,幫助孩子感受和練習點狀音符,在歌曲短語中休息。
(2)老師和孩子壹起唱歌,歌曲中由孩子插入白字,提高趣味性。
(3)讓孩子以不同的角色領唱和表演歌曲。
(4)啟發孩子給水果改名字,寫詩,唱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第四部分活動內容:“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自己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茁壯成長,從而培養他們對老師的尊敬和熱愛。
2.引導孩子帶著感情唱歌。
活動準備:電子琴,電視,DVD,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音樂)
活動流程:
1.復習歌曲《捉迷藏》,引導孩子表現出對自由童年的向往。
2.創建情景並引入新的課程:
1.妳猜,從我們踏進學校的門檻開始,我們就壹直生活在她身邊,從壹個愛哭的孩子,成長為壹個乖巧有禮貌的男孩。她壹直為我們努力工作。她在這裏指的是誰?
問題:2。猜猜,她在這裏指的是誰?
3.讓孩子感受音樂意境,學習唱新歌。
1.老師示範唱“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
2.播放音樂,讓孩子認真聽講,回答問題。
問題:①這首歌的意境是什麽?
這首歌可以分成幾段?
1.請跟著老師,跟著節拍讀歌詞。
3.播放音樂,鼓勵孩子跟著老師的節奏唱歌。
4.老師播放歌曲,並鼓勵孩子親切地和老師壹起唱。
4.師生互動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1.團唱、角色唱、輪唱、合唱。
2.音樂遊戲:老師輕聲唱,小朋友大聲唱,老師大聲唱,小朋友小聲唱。
5.播放音樂伴奏,讓孩子用深情的歌聲把這首歌送給每位老師,結束這節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活動目標:
1,學會感受音樂ABA的結構,通過各種形式感受樂句。
2.感受並表達“叮!”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在短語的末尾。嘿!“音,並創造性地用肢體動作來表現B樂的上下運動。
3.懂得在遊戲中不與他人碰撞,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老鼠和貓的紙娃娃,貓頭飾,老鼠鼻屎,自制小樂器等。
活動流程:
1,聽著快樂小老鼠的音樂,小朋友模仿老鼠進活動室。
手指:小老鼠,我們去那裏玩吧!
2.讓孩子聽音樂,感受音樂的節奏和特殊的叮當聲。
(1)孩子靜靜地聽音樂,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樂句。
我帶來了壹首美國小朋友很喜歡的管弦樂,聲音很特別。請認真聽!
(2)聽音樂,感受每個樂句結尾的叮叮當當的聲音。
請再聽壹遍音樂,隨著音樂的叮當聲移動妳的身體。
(3)再聽音樂,用自制的小樂器感受樂句的叮當聲和樂句的結尾。
指:妳覺得這個聲音像不像我們的樂器唱歌?讓我們拿起小樂器,跟著音樂唱歌吧!註意,它在叮當響的地方唱歌!
3.欣賞B段的音樂,創造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達音樂向上和向下的動作。
指的是:除了特殊的聲音,這段音樂還有另外壹個變化。讓我們聽音樂,用肢體動作來表達音樂的上下運動!
4.聽音樂,在身體舞臺上用手指跳舞,進壹步感受音樂的樂句。
我的小手喜歡跳舞。它想壹邊聽音樂壹邊在身體舞臺上跳舞。妳的小手在哪個舞臺上跳舞?當音樂響起時,妳的小手怎麽能跳舞呢?讓我們聽著音樂,有節奏地跳舞吧!
5、通過“撓癢癢”遊戲,讓孩子更準確地知道在“叮!哎!”聲音是壹個短語。
指:除了自己的身體舞臺,還可以在別人的身體舞臺上跳舞。
6.組織幼兒玩“老鼠和貓”遊戲,在遊戲中感受和表達音樂的ABA結構。
(1)小朋友聽音樂,操縱紙娃娃,創造出不同的老鼠和貓的玩法。
妳的貓在哪裏?老鼠藏在哪裏了?他們會邊聽音樂邊玩什麽遊戲?
(2)教師生動表演“老鼠和貓”遊戲,幼兒可以自由評論遊戲,在評論中掌握遊戲玩法。
看,來了壹只貓和壹只老鼠。他們在聽音樂會的時候在玩什麽遊戲?
(3)小朋友玩老鼠,老師玩貓,聽音樂,玩遊戲。遊戲可以重復2-3次。
7.把音樂完整的欣賞壹遍,知道這首曲子的名字叫《打字小姐》,是壹首管弦樂曲。
8.老鼠帶著勝利的喜悅高興地跳著舞,離開了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第六條活動目標:
1,進壹步學習唱歌,可以邊唱邊隨著歌曲的旋律玩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2.分組玩遊戲,歌曲結束馬上蹲下或站起來,體驗和同齡人壹起玩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進壹步學習唱歌,邊唱邊用歌曲的旋律做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難度:
分組做遊戲,歌曲結束後立即蹲下或站起來,體驗和同伴壹起玩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
活動流程:
第壹,節奏,練嗓子
我們都做得很好
我是壹名士兵
這只鳥醒了
下雨了
觸控
第二,復習歌曲
1,老師:剛才,孩子們表現得很好。現在,請再聽壹遍這首歌,看看妳是否還記得。
當老師播放歌曲時,請孩子們談論歌曲的名稱和大致內容。
2.老師帶領孩子邊彈邊復習歌曲內容。
第三,孩子唱歌,創作歌詞
1,老師:現在,孩子們,請完全用老師的音樂來唱這首歌!
老師帶領小朋友集體唱歌。
2.老師:小朋友,在兒歌裏,請牽著手壹起走,壹起跑。我們還能做什麽?
3.老師:除了看誰下蹲和站姿好,還能做什麽動作?
4.教孩子說什麽,引導孩子唱歌。
5.老師:現在,孩子們,讓我們壹起唱自己的歌!
第四,帶領孩子玩音樂遊戲
老師:孩子們,妳們想和朋友壹起玩這個有趣的遊戲嗎?現在我邀請壹些小朋友先跟老師演示壹下,看看遊戲是怎麽玩的!
老師邀請了幾個孩子來演示這個遊戲。
2.老師讓孩子們分組做遊戲。
老師:現在,孩子們,讓我們手拉手圍成壹個小圈走!和同組的朋友壹起玩這個遊戲吧!
老師放歌,讓孩子玩遊戲。
動詞 (verb的縮寫)結束活動
1,老師:小朋友,這個遊戲好玩嗎?我們今天玩累了,壹起休息吧!
2.老師:回家後請邀請孩子們和他們的家人壹起玩這個有趣的遊戲!
3.結束活動。
活動目標1,對歌曲內容的感知和理解,能夠愉快的唱歌,準確的唱出弱拍。
2.通過欣賞、免費歌詞、看圖抄歌詞等活動,完整正確地學會唱歌。
3.體驗森林動物的自由和快樂。
活動準備:1,壹本兒童讀物,實物展示儀。
2、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
3.圖:小松鼠,小白兔,小熊貓,小提琴,小號鼓。
4.打擊樂器:鈴鼓、鐘、圓跳臺和鑼。
活動流程1,打擊樂活動:小劇場。
——老師帶領孩子們用音樂為“小劇場”伴奏。
老師:剛才,妳們用什麽樂器演奏小劇場?
2.教師背誦歌詞,感知歌詞,帶領孩子學習讀歌詞。
——老師講《森林音樂家》第壹段歌詞。
老師:在繁忙的森林裏有許多音樂家。第壹個是誰?他有什麽樂器?他如何演奏這種樂器?
教師展示松鼠和小提琴樂器的圖片,並帶領孩子們有節奏地朗讀歌詞。
3.學唱《森林音樂會》這首歌的第壹段。
——引導孩子看圖,老師慢慢播放音樂,帶領孩子跟著音樂有節奏的讀歌詞。
老師唱歌。鼓勵孩子們跟著音樂唱歌。。
老師:松鼠是怎麽拉小提琴的?
-引導孩子探索和表演小松鼠拉小提琴的動作,然後邊唱邊完整地表演第壹首歌。
4.看圖抄歌詞。學習第二段和第三段。
——老師分別展示白兔和角、小熊貓和鼓的圖片。
教師;誰是繁忙森林中的第二個音樂家?他在演奏什麽樂器?這個樂器怎麽彈?
——啟發幼兒根據第壹段歌詞的結構模仿《大白兔的小號》的歌詞,鼓勵幼兒愉快地演唱第二段歌曲。
——用上述方法學習表演和演唱第三段的歌曲。
5.讀圖表,完整地唱“森林音樂會”這首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8活動目標:
1.在學會唱《建築之歌》這首歌的基礎上,嘗試創造性地用打擊樂器和肢體動作表現蓋房子的場景,激發孩子學習做小建築師的欲望。
2.在“讓我們壹起蓋房子”的遊戲中,進壹步增強孩子的節奏感,培養他們相互配合作曲和演奏音樂的能力。
活動準備:幾件小樂器,中音鋼琴,木琴,音樂《加油》。
活動流程:
1.佳能遊戲:小建築師:上周我們去逛街,看到好多房子都被圍起來了。為什麽?楊:建築工人的叔叔會把房子翻新,讓它更堅固。老師:工人叔叔讓孩子們學做小建築師。
(1)讓孩子編壹個節奏。
(2)孩子集體用這種節奏玩大炮遊戲:從兩組到六組。
二、復習歌曲《建築之歌》
1,又集體唱歌了。老師:我們能為建築工人的叔叔做些什麽?讓我們壹起唱歌,壹起學做小建築師。
2.重點指導。鏟:放松嘴唇,鏟起泥土,不要灑出來。隆隆聲:註意呼吸,不要筋疲力盡。
3.孩子們第二次集體唱歌。
4.用肢體動作啟發孩子的行為。
三、樂器遊戲《建築回旋曲》
1,集體唱《我們壹起蓋房子吧》。老師:蓋房子的時候,搬磚、拌水泥都要費很大力氣。讓我們壹起加油,為小建築師加油。
2.老師壹邊指導孩子唱歌,壹邊做有節奏的動作。
3.請壹個小朋友用木琴陪妳,老師會插。其他孩子會邊唱邊做有節奏的動作。
4.老師指導孩子分組使用樂器,表達蓋房子時的情景。(比如讓孩子分組討論。蓋房子會發出什麽聲音?妳選擇什麽樂器?用什麽節奏?並讓他們嘗試手術。)
5.建築回旋曲。聽《建築之歌》這首歌,演奏小樂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9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歌曲名稱,理解歌曲內容,能夠唱準確的隔音和停頓。
2.引導孩子欣賞歌曲的幽默,與同齡人合作,分享成功的喜悅。
要準備的活動
多媒體課件音頻。
活動過程
首先,談談介紹。
老師:孩子們,妳們喜歡小動物嗎?妳知道鳥和小魚住在哪裏嗎?誰會下蛋,公雞還是母雞?今天,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壹首歌。請聽聽這首歌裏唱的是什麽。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和孩子的對話,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二,老師唱歌,介紹歌曲內容。
1,播放課件。
老師:歌裏唱的是什麽小動物?
幼:鳥、小魚等。
老師:孩子們認真聽了。讓我們仔細聽聽他們的遭遇。(再放壹遍課件。)
老師:他們怎麽了?
2.老師:這首歌給妳什麽感覺?歌裏唱的東西和我們知道的壹樣嗎?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唱的那首壹樣嗎?有什麽不同?
孩子們根據老師展示的圖片講故事。
總結:歌裏唱的都是顛倒的,很有意思。這首歌的名字叫《倒裝歌》。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感受歌曲中那些顛倒的、搞笑的東西。讓孩子們知道這首歌是關於什麽的。激發孩子學唱歌的欲望。)
第三,組織孩子學唱歌。
老師:這首歌很有趣。今天,請讓孩子們壹起學習這首歌,唱這首有趣的歌。
1,孩子跟著老師唱歌,邊看圖片邊指導孩子唱歌,幫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歌詞。
2.孩子集體唱歌,老師鼓勵孩子大膽唱。鼓勵學生互動表演和唱歌。
老師:這首歌真有趣。它把壹切都顛倒了,那麽我們唱它的時候應該怎麽做呢?我們應該面帶微笑,不要說得太慢,而是要動作輕快。請和妳的好朋友壹起表演這首歌,看誰表演的最可愛最搞笑。
(設計意圖:通過邊看圖邊學唱,用各種方式反復唱,幫助孩子學會唱歌。並通過老師的引導性提問,幫助理解歌曲中搞笑有趣的情緒。)
活動擴展
鼓勵孩子們互相討論和創作歌曲。
老師:小朋友,剛才歌詞裏說的都是顛倒的。妳有什麽顛倒的話或事和大家分享嗎?請把妳的故事放進歌詞裏唱出來!誰來試壹下。
(設計意圖:通過創作歌詞,幫助孩子進壹步理解倒裝的含義,傳播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迸發出創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