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溫泉旅遊應註意的事項

溫泉旅遊應註意的事項

1,壹定要摘下妳的金屬首飾,不然妳會傷心的發現妳心愛的首飾已經被硫化成黑色了。

2.避免空腹、飯後或飲酒後泡溫泉。泡溫泉和吃飯時間的間隔至少要有壹個小時。

3.選擇適應自身高、中、低溫的溫泉池,壹般從低溫到高溫,每次15-20分鐘。

4、溫泉不宜長時間泡,否則會出現胸悶、口渴、頭暈等現象。當妳在泉水中感到口幹、胸悶時,妳就得在池邊休息,或者喝點飲料補充水分。

5.泡溫泉後皮膚幹燥最好立即塗上保濕乳液,以免皮膚水分大量流失而引起不適。

6.不要泡太酸辣的溫泉。溫度以30 ~ 45℃為宜。

7.最好不要單獨浸泡,以免發生意外。

8.泡完溫泉後,不需要用清水沖洗,但強酸性溫泉和硫化氫溫泉刺激性更大。最好再次沖洗它們,以防止副作用。皮膚過敏的人更要註意。

9.按照水質分類,溫泉壹般分為中性碳酸鹽泉、堿性碳酸氫鈉泉、鹽泉和硫磺泉。不同水質的溫泉對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療效。比如各種成分的純泉水,對神經痛、風濕、皮膚病有療養作用;含二氧化碳的碳酸泉對治療高血壓和心臟病有好處。所以在泡溫泉之前,最好了解壹下溫泉的種類,根據自己的條件來選擇,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泡溫泉的預期目的,避免給身體帶來傷害。在鹹寧溫泉節舉辦的國際溫泉旅遊文化高峰論壇上,六位中外專家暢談溫泉文化,指出了中國溫泉旅遊的三大隱憂——缺乏特色、缺乏規範、缺乏保護。專家呼籲轉變觀念,否則溫泉旅遊這壹朝陽產業很可能在短暫繁榮後走向衰落。

缺乏特色——到處都是溫泉,而且都是臉。

中國旅遊協會溫泉分會副會長張永康指出,2008年全國溫泉旅遊21.3萬人次,收入40.7億。在這個巨大商機的背後,存在著壹個嚴重的問題——中國溫泉行業產品雷同,缺乏特色。十幾年前,中國的溫泉大多是原始的水池,但近年來已改為園林建築,日式庭院風格最為流行。以泡池為名,基本上家家都有中藥浴、花浴、紅酒浴等。,而且溫泉景區的地方特色也不見。

中國溫泉旅遊營銷專家朱躍東表示,產品同質化必然導致市場惡性競爭。目前國內溫泉行業急需產品升級,尋求差異化。就溫泉旅遊而言,可細分為休閑養生綜合體、主題公園、會議休閑、美容美體SPA等。大家沒必要在同壹條路上拼死拼活。

缺乏標準化——我不知道我泡的溫泉的成分。

日本溫泉專家Tokimura說,世界上有11種溫泉,所以日本有嚴格的規定,每壹種溫泉都要標明成分,讓遊客在泡之前心中有數。可惜中國溫泉沒有這麽做。

中國旅遊協會溫泉分會副會長張永康表示,這不是某個景區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缺乏規範,非常混亂。壹些溫泉景區甚至用熱水代替溫泉,極大地傷害了消費者的感情。建議政府盡快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溫泉的質量和成分進行鑒定和標註。

保障不足——壹味上規模,要求應有的度。

臺灣溫泉觀光協會會長陳俊廷表示,溫泉資源當然需要保護和適當利用。臺灣省利用地下鉆井和監測井開采溫泉,實現合理科學開采。而且臺灣省的溫泉開發規模小,追求精致服務。有壹次北京的開發商找到他,說要開發800個溫泉景區。陳俊庭壹聽就搖頭。“800個池子,別說溫泉水不夠,連衛生都不達標。”

陳俊庭說,他感覺鹹寧溫泉的水質真的很好。僅僅過了25分鐘,在臺灣省待了兩天的他皮膚就光滑了。他衷心希望鹹寧能對溫泉資源做更多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讓它成為永恒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