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陽溪穴
在腕背橫紋的橈側,當手拇指向上傾斜時,處於拇短伸肌腱和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陽溪穴精確位置圖
取穴方法
在手腕橈側,拇指向上翹起時,取穴在拇短伸肌腱和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功能
清熱祛風,瀉火祛邪。
療法
頭痛、耳聾、耳鳴、咽痛、牙痛、紅眼、發熱、癲癇、狂躁、風癮、結痂、手臂和手腕疼痛。
穴位配伍
1.耳聾:陽西、下關、關沖、也門、陽谷(針灸經典)。
2、咽喉腫痛:陽西、少海、易門(“神酒經綸”)。
3、牙痛:陽西、曲池、少海、陽谷、二建、易門、頰車、內室、呂(《申英經》)。
4、眼睛酸痛:陽溪、陽谷(“針灸”)。
5、心邪狂:陽西、竹、統治者、使者(《神應經》)。
6、發熱煩渴:陽西、太白、少沖、通裏(“艾艾織翅”)。
7、偏頭痛:陽西、豐隆、解溪(“類比圖翼”)。
8、臂痛肘攣縮:陽溪、錢轂、後溪(《備足千金方》)。
9.腕部無力:陽西、陽池、肩骨骺、曲池、腕骨、合谷、大魚際(《針刺十四經穴治法》)。
10,五指攣縮,伸痛:陽西、齊林、赤澤、中柱、吳楚(針刺大成)。
操作方法
針灸:傾掌取穴。直刺0.3-0.5寸;艾條灸3-5強,或溫和灸5-10分鐘。
臨床應用
臨床用於治療腕關節炎、腱鞘炎、咽炎、扁桃體炎、鼻炎、耳聾、耳鳴、面癱、結膜炎、角膜炎、癲癇和精神病。
穴位養生
陽溪是補陽提神的重要穴位。頭痛時,用拇指和腹部按壓陽溪穴半分鐘以上,頭痛會迅速緩解。陽西最擅長疏通經絡。用拇指尖垂直按壓此穴,每次1-3分鐘,可有效防治中風、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