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觀賞魚的市場前景

觀賞魚的市場前景

淺談觀賞魚的發展前景及對策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觀賞魚的養殖已悄然融入許多人的生活,人們從中得到了美的享受,陶冶了身心,陶冶了情操。目前,在壹些國家,觀賞魚養殖的規模越來越大,我們應該利用各自的優勢,發展養殖和貿易來飼養觀賞魚。

殖民化已成為漁業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縱觀近年來國內外觀賞魚的市場情況,可以看出觀賞魚的發展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和社會環境,觀賞魚養殖將成為壹個充滿活力的新興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壹、觀賞魚市場和觀賞魚養殖的現狀

觀賞魚壹般可以分為五大類:金魚、錦鯉、熱帶魚、其他淡水觀賞魚、其他海水觀賞魚。約有1600種觀賞魚在交易。淡水觀賞魚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新加坡和中國。海水觀賞魚主要來自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斯裏蘭卡、加勒比海、肯尼亞、毛裏求斯以及紅海沿岸國家。觀賞魚出口量居亞洲首位,供應量占全球總量的50%以上。歐洲淡水觀賞魚的主要出口國是德國、比利時和荷蘭;海水觀賞魚的出口國是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中國以淡水觀賞魚養殖為主,以出口貿易為主,199年出口額232.2萬美元,占世界觀賞魚出口總額的1.4%,進口額22.4萬美元,僅占世界進口總額的0.09%。廣州和上海是主要的進出口地區。中國金魚享譽海內外,中國在國際觀賞魚市場的參與度也在逐步提高。

二、我國觀賞魚養殖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潛力

1,我國觀賞魚養殖技術仍以傳統養殖方式為主,技術含量低,行業不穩定。養殖金魚出口合格率(1999年統計)僅為5%。多年來,觀賞魚養殖技術、市場開拓、產業發展都源於漁民的摸索和積累,缺乏引導和扶持,甚至缺乏自己的特色。栽培品種,質量等級低,形狀顏色無特色。觀賞魚出口不暢,觀賞魚市場活躍,但始終無法形成規模。觀賞魚養殖科技水平低,發展潛力大。如果把存在的問題和差距當作潛力,盡快提高觀賞魚養殖的科技水平,我國觀賞魚養殖將出現新的局面。

2.缺乏行業組織,盲目生產,行業內信息不靈,對國外觀賞魚市場情況把握不足,碎片化現象已不能適應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內部競爭討價還價,讓外商坐收漁利。觀賞魚的市場需求將會增加。如何組織好觀賞魚生產,占領觀賞魚國際市場,是亟待探索的課題。

3.我國觀賞魚出口包裝技術差,產業規模小。我國觀賞魚年出口額超過6543.8+億,占世界出口額的十分之壹,但出口額只占世界出口額的654.38+0%多壹點。因為包裝技術差,不熟悉國外市場,進出口存在轉口貿易或代理的現象,大部分利潤很容易被外商拿走。

4.觀賞魚養殖服務體系尚未建立,產品流通市場不暢。近年來觀賞魚養殖的熱潮,迫切要求建立集魚苗、飼料、防病、營銷於壹體的觀賞魚養殖服務體系。

5.從事觀賞魚養殖的專業人才缺乏。強大的水產養殖專業隊伍是觀賞魚養殖發展的可靠保證。

三,發展我國觀賞魚的對策

1,不斷引進優良品種,提高檔次。要優先發展中國特色觀賞魚——金魚,提高出口合格率,開拓國際觀賞魚市場。科學系統地整理、總結、研究傳統養殖技術,建立金魚原種養殖基地,科研與普及相結合,研發、推廣、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倡導觀賞魚科學養殖,為生產者提供信息和指導,使休閑觀賞魚養殖長久不衰。

2、理順產銷體系,避免不合理的國內價格競爭。建立健全我國金魚和觀賞魚進出口機構(或貿易組織或中介組織),協調產銷各環節出口價格,使養殖生產者和出口營銷者獲得合理利益,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同時協調外部供應價格,提供國內外市場信息和服務,做好組織生產和收購工作。

3、進壹步改進包裝技術,提高運輸成活率。加強科學管理,實施檢驗檢疫,確保觀賞魚進出口順利安全。避免引進品種時病毒和細菌的入侵,保護觀賞魚產業。

4.擴大觀賞水生動物出口品種,開發具有長期競爭力的觀賞魚品種和其他珍稀水生動植物,以擴大出口創匯。

5.觀賞魚產業化。觀賞魚產業化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股份合作和家庭經營為基礎,實行多層次、多形式、多樣化的優化組合,形成多種

特色產業鏈,以實現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壹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推進觀賞魚產業現代化。要培育觀賞魚產業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強大推動和示範引領作用,為國際市場提供合適、優質的觀賞魚苗種,實行“十農壹公司”的集團模式,加快觀賞魚產業發展步伐。

6.重視觀賞魚專業人才的培養,從壹線挖掘和培養專業人才,在高校開設適合市場需求的相關專業,培養觀賞魚行業專業人才,改變觀賞魚養殖和生產現狀,適應國際觀賞魚市場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