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講究豁達,百病皆治

中醫講究豁達,百病皆治

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對疾病有壹個正確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對疾病沒有懷疑,對疾病沒有恐懼,絕癥無病,虛心治百病。如果妳有疾病,妳應該從疾病的原因和放棄健康風險中尋找根源。在消除其危險因素的同時,妳也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疾病會很快康復。另壹方面,整天抑郁、疑病、怕病的人,治療效果不會理想,還會對疾病的恢復造成新的障礙。

先治心,先養心。

中醫有“治未病先養心,養生先養心”的說法。養心是人壹生都應該遵循的健康原則。養心的關鍵是如何適應和調節自身存在的各種壓力。無論誰能逃避壓力,壓力本身並不可怕,因為壓力是壹把雙刃劍。人輕沒有壓力,完成壹項工作是不可能的;壓力太大,長期缺乏減壓,會損害健康。

人在生活中要能承受得起,能放下,學會減壓,放松自己。比如壹張桌子只能承受100塊磚的壓力。學會減壓就是不要讓桌子承受超過100塊磚的壓力。出了問題,相當於桌子上加了五塊磚。妳要盡力把10和八塊磚從桌子上移開,這樣桌子才不會塌。只要人的精神不破,疾病就摧毀不了身體,身體就能保持健康。

生病前要驚喜。

情誌在致病、促進疾病好轉、疾病惡化甚至死亡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現實生活中被精神壓垮,用精神戰勝大病的例子太多了。有的人沒生病就休克了,心理太脆弱了。不管得了大病還是小病,治療效果都不會好。疾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視疾病、懷疑疾病、恐懼疾病的心態,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對疾病漠不關心

對疾病的漠視,其實就是對生命的漠視。比如很多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總是認為自己很健康,沒有任何感覺。這些人不去看醫生,也從來不吃藥,理由是藥物有副作用。因此,他們的健康狀況經常下降,最終死亡。

對疾病的恐懼

對疾病的恐懼會加重壹個人的悲觀情緒和抑郁情緒,就像在危險的社會裏縱容犯罪分子,加速免疫力和生病能力的降低。很多患者,尤其是癌癥患者,常常嚇得睡不著覺,感到迷茫,甚至絕望,加重病情,治療效果不佳而死。據統計,38%以上的癌癥患者心情不好,絕大多數癌癥死亡病例都是被嚇死的。

東北部有壹個人從醫生那裏聽說壹種癌癥已經在他的肝臟上生長並轉移了。當時他嚇得臉色發白,站不起來,吃不下,睡不好,甚至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後來說是囊腫,不是肝癌。他的情緒逐漸好轉,能吃能喝,很快又去上班了。精神上的放棄在這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疾病的治療中,醫生的心理疏導和患者自身的善惡心態是非常重要的。

虛心對待壹切疾病,才是對待疾病的正確態度。

順其自然。既然生病了,就不要害怕,也不要悲觀。振作起來。只要人的精神不崩潰,身體就不會崩潰,壹旦精神崩潰,神仙也救不了妳。生病時要停下來關註自己,找出病因,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再做損害身體健康和透支身體健康的事情,照顧好自己,減輕壓力,配合醫生積極治療,增加營養,提高免疫力,爭取早日戰勝疾病,恢復健康。這是正確治療這種疾病的唯壹方法。

壹個80多歲的退休幹部,雖然患有嚴重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病,但對生活和疾病都能保持樂觀。2003年,他又得了腎癌,左腎被切除。兩年後,癌癥復發並轉移到了骨頭。面對疾病,他選擇積極配合藥物治療。

堅持早睡早起,鍛煉身體,每天使用雜糧、蔬菜水果、食療、保健食品。

我從來不把自己當病人,積極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活動,經常為家鄉和災區捐款捐物。他說:“我活過三次。戰爭期間許多同誌為革命犧牲了,但我活了下來。我挺過了兩次癌癥,說壽命70歲,早就不可多得了。”樂觀伴隨著他與癌細胞的和平相處。他臉色紅潤,精神飽滿,看不出他得了不治之癥。他說,“坦誠是最好的良藥。”

癌癥長壽的例子很多。其實,只要妳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讓身體內外達到和諧的狀態,配合好身體,就可以快樂地活到有慢性病甚至癌癥的第二年。所以,誰能做到心理平衡,誰就掌握了健康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