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油菜又稱甘藍型油菜,為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壹,其種子是制油原料的主要品種之壹。全國各地都有栽培,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其種植面積占全國油料作物總面積的40%以上,產量占全國油料總產量的30%以上,居世界首位。
油菜的果實是莢果,由莢果、莢果、莢果三部分組成。豆莢成熟後,會因豆莢失水收縮而自動開裂。種子呈球形或卵圓形,由種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組成。種子的化學成分壹般含氮3.9%-5.2%,蛋白質24.6%-32.4%,纖維素5.7%-9.6%,灰分4.1%-5.3%,油脂37.5%-46.3%。
油菜籽中含有壹定量的芥酸,會影響油菜籽和菜籽油的品質油菜籽中還含有壹定量的芥子堿、單寧等化學物質,這些化學物質都有壹定的毒性,所以菜籽餅只有脫毒後才能作為飼料使用。
生長習性
油菜是日照時間長的作物,喜歡寒冷或溫暖的氣候。油菜全生育期在日平均氣溫22℃以下完成。溫度高,3℃機械收割油菜,油菜就能發芽出苗。由於地區間氣候不同,油菜的種植季節也不同,因此可分為冬油菜和春油菜。當平均溫度下限為10℃,冷月最低平均溫度為-5℃時,油菜仍能安全越冬,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可以種植冬油菜。我國南方長江流域各省冬季涼爽,春季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種植冬油菜。冬性強的中晚熟品種出苗後,需要經過0 ~ 5℃左右的低溫65438+。冬季平均氣溫0 ~ 10℃,最暖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下。春油菜品種對低溫要求不是很嚴格,可以秋播夏收,也可以春夏播夏收。中國的北歐、北美、加拿大、東北、西北和青藏高原,氣候冬季幹燥,夏季涼爽濕潤,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油菜對土壤要求不是很嚴格。在沙土、粘土、紅黃壤土等土質上,只要采用正確的耕作方法和合理的栽培技術,就能獲得高產。油菜可在土壤pH 5 ~ 9.8範圍內生長發育,在pH 7的土壤中栽培產量最高。芥菜型油菜根系發達,耐旱性強,可在土壤肥力差、氣候幹燥的地方栽培。油菜對硼極其敏感。土壤缺硼會導致死苗、死芽或花不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