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夏蠶豆飯做法
香菇提前泡發,糯米和大米淘洗待用。壹小排壹小排地排水。培根和蘑菇切絲。
鍋裏放入臘肉和小排油炒香,然後放入筍絲、蠶豆、香菇炒2分鐘,再放入瀝幹的糯米和大米。繼續翻炒3分鐘。加入調味酒、雞精、鹽、醬油和水燒開,然後倒入電飯煲,按下煮飯鍵。(混合好的材料全部沖齊的時候少加水,不然水太多了,蠶豆飯太糯就不好吃了。
2、蠶豆飯步驟
糯米,蠶豆,梅幹,蝦仁,香菇,豬肉,洋蔥都準備好了。
糯米浸泡1小時,蠶豆去皮,香菇、豬肉、蝦仁、蔥切成小塊備用。
蒸籠上鋪紗布,將泡好的糯米倒入蒸籠,大火蒸20分鐘。
鍋中倒入少許油,燒熱,放入蔥白炒香,再放入豬肉翻炒。
將蝦仁和香菇放入鍋中翻炒,加入鹽、糖、醬油和料酒。
倒入蠶豆翻炒。
先炒蠶豆,再炒梅子幹。
然後將熱水倒入蠶豆中,燒至湯汁變幹。
這時,糯米也蒸熟了。
將蠶豆翻炒,收汁,倒入糯米。
加入洋蔥,攪拌均勻。
蠶豆飯做好了。
3.蠶豆是豆嗎?
蠶豆又叫胡豆、佛豆、江南壹帶,喜歡在長夏的時候節食,所以又叫長夏豆。寧波人習慣叫它日本豆,長夏前後,幾乎家家都吃蠶豆,都喜歡吃。很多人甚至把蠶豆和米飯壹起煮在鍋裏,被稱為“蠶豆飯”。
據《太平玉蘭》記載,蠶豆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的。的確,蠶豆不僅是食物,也是配菜,既是“閑食”,也是補品。小時候住在三北(今浙江慈溪)農村。三北農村多為鹹田(土壤含鹽,由海塗演變而來),田裏種的不是蠶豆就是棉花。每年四五月份蠶豆成熟的季節,很多人都把蠶豆當菜當飯吃。在城市裏,蠶豆經常作為配菜食用。曬幹的蠶豆可以作為配菜或“休閑食品”食用。至於苻堅地區,據說蠶豆被認為是最好的滋補佳品,其價值遠在桂圓之上。
其實蠶豆就是豆。蠶豆和豆角是壹樣的食物,但是蠶豆有很多別名,所以很多人分不清。
二、長夏吃什麽養生?
1,鯽魚黃芪湯
原料:鮮鯽魚200克、黃芪20克、炒枳殼12克、姜、蔥、味精、精鹽。
制作:將鯽魚內臟切掉,挖出鰓,洗凈;將黃芪切片,與枳殼壹起用紗布包好,紮緊嘴;姜和蔥洗凈切碎。先將藥袋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半小時左右,再將鯽魚壹起煮。待魚熟後,取出藥袋,加入姜、蔥、鹽、味精調味。
2.玄參燉豬肝
原料:玄參15g,鮮豬肝500g,植物油,醬油,姜,蔥,白糖,料酒,濕澱粉。
制作:將豬肝洗凈,與玄參壹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燉約1小時,取出豬肝,切成小塊備用,將植物油放入炒鍋,將洗凈切碎的姜、蔥放入,稍炒,然後放入豬肝片,將醬油、白糖、料酒混合,加入適量原湯,收透明湯汁,濕澱粉。
三、長夏養生必吃的蔬菜。
1,豌豆
在漫長夏天的這壹天,我想吃豌豆飯。因為帶殼的豌豆形狀像眼睛,古代常見眼疾,所以人們吃豌豆是為了祈禱壹年中眼睛像新鮮的豌豆壹樣清澈,沒有疾病和災難。每100克豌豆含維生素B10.49毫克,是毛豆的3倍。熱天出汗會損失壹些B族維生素,所以豌豆非常適合夏天食用。
2.大蒜幼苗
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壹年四季都能看到蒜苗,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正是蒜苗的好時候。蒜苗營養價值高,不言而喻。食用蒜苗可有效預防因環境汙染引起的流行性感冒、腸炎等疾病。蒜苗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壹定的保護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保護肝臟。
3.竹筍
長夏有吃“腳骨筍”的習俗。“腳骨筍”其實是野生竹筍。野生竹筍有很多種,如黑竹筍、箭竹等。人們買竹筍去皮削平,然後切成4厘米左右的小塊,看起來像腳骨的形狀。從漫長的夏季到農忙季節的開始,人們吃“帶腳和骨頭的竹筍”,以表示“健康的腳和骨頭”(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