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意圖:五次修改初稿
趙雖然從1996開始練了十年的氣,但要想開創壹條全新的拳路,並不容易。“考慮到傳統太極拳除了養生之外還有武功的要求,其出拳往往只針對別人,不針對自己。現代人練太極的目的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所以這套拳的目的是對內調和氣血,對外柔化四肢,也就是在意識的引導下進行呼吸鍛煉,使血液流動通暢;通過拉伸讓身體變得柔軟。”傳統的太極拳動作像電影壹樣在趙的腦海中閃過,結合又分開。每當他失業時,他就在鏡子前思考這個問題。"雖然它只有十三個樂章,卻經歷了五次修改."趙說他第壹次編了四十多個動作,師傅看了之後說還是太復雜了。第二次,雖然動作砍了,但是專註於攻擊,忽略了醫療。之後還是反反復復,直到改了五次都不滿意。
自從太極在杭州發布以來,趙成了首席推廣者,壹有機會就向別人推薦,甚至在出差的時候也不例外。所以它雖然還不到壹歲,但已經遠至中國烏魯木齊,遠渡重洋來到北歐。“去年我帶團去北歐等國家考察,早上帶著大家在廣場打這個太極拳。沒想到那些外國人看到後都很驚訝,有的還跟風了。”
創意特色:坐臥打太極
坐臥兩用打太極是趙的心願。他認為運動是壹件美好的事情,如果行動不便的人能感受到它的樂趣,那就是兩全其美了。在這套杭式太極拳中,趙不僅有他平時的站姿,還有他的坐姿和臥姿。“雖然那些動作是我設計的,但我畢竟是健全人,無法理解他們的感受。所以,我在剪輯期間經常往醫院跑。”在那裏,趙指導病人做動作,並通過反饋進壹步改進。作為杭州太極的總教練,他通過殘聯培訓坐輪椅的殘疾人。面對他們的第壹套太極拳,他們不僅感受到了運動的魅力,而且被深深的愛包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