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立春後氣溫緩慢上升,但開始時是暖是冷還不確定。要警惕“春寒”,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峻之際,人們應更加註意衛生,出門戴口罩,進門勤洗手,避免細菌感染,引發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春季養生,提高免疫力最重要。壹方面,春季氣候變化大,尤其是早晚溫差大,天氣還處於冷暖階段,使人體抗寒能力減弱,人體防禦功能可能進壹步被破壞,導致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生,或加重原有疾病。
中醫有“春捂秋凍”的說法。早春時節,適當遮蓋,不要過早脫下棉衣棉褲,可以減少常見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增強自身的防禦和抗病能力。年老體弱者應多蓋壹段時間,以防止春季感冒,不應突然剪衣服。
另壹方面,春天萬物復蘇,細菌病毒開始活躍。在疫情影響下,要少出門,不要去人多擁擠、空氣流通不暢的公共場所,尤其是老人、小孩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出門壹定要註意戴口罩,經常徹底洗手,防止病毒感染。
那麽,有哪些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呢?首先,多喝白開水,提高免疫力。水是生命之源,早春氣候幹燥。多喝水可以保持鼻腔和口腔黏膜濕潤,減少流感的發生。同時,多喝開水可以增強血液循環,有助於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提高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早上喝壹杯水也可以通便,喚醒身體。
其次,早春經常開窗可以減少和抑制細菌、病毒的繁殖,從而預防疾病。此外,每個人都可以在家裏進行適當的運動,以提高心肺功能,使身體更快地適應春天多變的氣候,提高免疫力,避免疾病。
另外,在五行中,春屬木,“木直而直”,樂於達,對應人體器官,如肝、膽、眼。木的情誌為怒,“怒傷肝”,所以春季養生要註意自己的情緒,必要時可以給中藥疏肝理氣。當我們心情好的時候,免疫力也會提高。
檢查人:謝培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編輯:王韶韶、王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