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是指綠色植物,包括單細胞藻類和壹些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細菌。綠色植物的葉子含有葉綠素,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以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的需要,成為地球上所有生物和人類的食物和能量來源。因此,綠色植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
消費者主要指動物。它們不能直接利用外部能量和無機物制造有機物,而是以消耗生產者為生。食草動物以植物為直接食物,被稱為壹級消費者,如蝗蟲、蚱蜢等。以草食動物為食的食肉動物稱為二級消費者,如綠寶寶、蟾蜍等。以食肉動物為食的動物稱為三級消費者,如蛇、貓頭鷹等。這些消費者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環節,他們控制著整個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尤其是生產者的過度生長和繁殖。
分解是指具有分解能力的各種微生物,包括壹些低等原生動物,如土壤線蟲、鞭毛蟲等。分解者是生態系統的“清潔工”。他們把動植物的屍體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放回非生物環境。如果沒有分解者,死去的生物就會堆積起來,這樣營養物質就無法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間循環,最終生態系統就會變成無水之源。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數量驚人。據估計,在65438萬平方米的農田土壤中,細菌的重量可達8公斤。
非生物物質,即無機世界,是指生態系統中各種無生命的無機物和自然因素。
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有分工合作。生產者直接或間接為消費者和分解者提供食物;消費者把生產者的數量控制在非生物環境可以承受的範圍內;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殘渣和排泄物最終被分解者分解成無機物,供植物再利用。正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協調和統壹,使得生態系統能夠持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