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果妳不好好照顧妳的腸道菌群,妳就會變笨。

如果妳不好好照顧妳的腸道菌群,妳就會變笨。

說到我們人體的腸道,大家可能都知道,腸道是吸收各種營養物質的重要器官,也是我們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部位;生活在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加起來遠遠超過我們體內的細胞,它們在維持我們的健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健康的腸道菌群可以為我們的身體提供維生素,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保持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健康。然而,當我們的腸道被壞細菌占據時,就會導致炎癥和其他健康問題。事實上,阿爾茨海默病、自閉癥、抑郁癥和肥胖癥都與腸道菌群失調密切相關。

妳的腸道裏生活著什麽樣的細菌,取決於我們自己。如果益生菌通過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進入我們的腸道,我們的身體會更健康。

腸道微生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妳的腰圍還是啤酒肚?

我們的腸道就像另壹個世界,裏面生活著數十億個細菌。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恐怖?壹個人是胖是瘦,除了先天遺傳和生活習慣,腸道內的細菌類型也能決定妳能否保持苗條或減肥,離譜。

那麽我們的腸道裏有什麽樣的細菌呢?其中約90%屬於枝孢菌屬和擬桿菌屬。雖然科學家目前無法確認這兩組的比例,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腸道中的枝孢菌比擬桿菌多,那麽身體更容易出現炎癥和體重增加。為什麽?厚壁菌門非常善於吸收食物中的能量。我們吃的所有食物都被厚壁菌門吸收,所以我們會不自覺地攝入更多的熱量。而類桿菌則不會消耗太多熱量,而是忙於分解植物纖維和澱粉。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的實驗研究表明,探索人體腸道菌群與肥胖的關系,他們對比了西方和非洲大陸的兩組人群,發現西方的肥胖者越來越多,非洲的肥胖者越來越少,任何壹個群體的腸道菌群問題都可以說明問題;最後,研究人員發現,非洲人的腸道中類桿菌較多,而西方人的腸道中厚壁菌門較多。

健康的腸道微生物不僅能讓我們保持苗條,還能幫助肝臟分擔工作。我們的肝臟任務很重,壹旦那些食物進入我們的身體,肝臟就負責清除它們。但健康的腸道也能承擔部分清潔工作,所以腸道常被稱為人體的“第二肝臟”。當毒素進入腸道後,微生物會作為第壹道防線,負責中和毒素,從而減輕肝臟排毒的壓力,讓我們的肝臟更加健康。

炎癥是壹把雙刃劍,既能保護身體,也能造成傷害。

我們都有類似的經歷。我們被蚊子叮咬後,周圍的皮膚會變得又紅又癢。其實發紅是炎癥反應的表現,身體通過外界刺激的反應來保護我們的健康。說到炎癥,我們感冒時首先想到的是咽喉發炎、喉嚨痛;或者皮膚紅、腫、熱、痛,但其實沒那麽簡單。

身體的炎癥反應是為了幫助免疫系統對抗感染和損傷。但是有時候炎癥反應會失控,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如果炎癥反應持續時間較長,且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則可能導致壹系列疾病,如糖尿病、癌癥、哮喘、關節炎甚至多發性硬化癥。為什麽身體好的時候會有過度的炎癥反應?首先,有些基因會導致不受控制的炎癥反應,但只要我們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健康的飲食,這些基因就不會被激活。此外,血糖過高還會加重機體的炎癥反應。如果血液中的糖分過多,細胞將無法消化,多余的糖分將與蛋白質或脂肪結合,形成糖基化終產物。如果糖基化終產物過度積累,會影響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從而引發炎癥反應。因此,適當的炎癥可以對抗疾病,如果炎癥反應過多,也會危害我們的健康。腸道菌群也會引起炎癥反應,甚至導致妳的大腦出現問題。

腸道微生物不健康,大腦可能會受到影響。

我們的大腦和腸道是壹個在上面,壹個在下面,但兩者關系密切。腸道微生物可以說是大腦健康的“晴雨表”。很多時候,腸道忙於從食物中吸收營養,同時又要防止有害物質的入侵,所以腸道黏膜表面就像壹層保護層,既能吸收營養,又能隔離有害物質。研究發現,腸漏也會導致腦漏。正常情況下,我們的大腦受到血腦屏障的保護,防止有害物質進入大腦。從腸道進入的有害細菌可以壹路向上進入大腦,不速之客進入大腦後會引起大腦炎癥。

大腦是我們身體的控制中樞,如果大腦發炎,後果會非常嚴重。因為大腦本身沒有痛覺感受器,所以即使大腦有炎癥,我們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檢測出來。然而,腦部炎癥是壹件致命的事情,它會導致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癥等等。

自閉癥與腸道微生物密切相關。

我們都聽說過自閉癥,但自閉癥的確切原因仍不清楚。自閉癥綜合征是壹系列癥狀,通常出現在大腦發育的清晨。患者往往回避眼神交流,難以表達需求,有重復行為。為什麽會有自閉癥?有壹種假設是腸道菌群有問題。如果兒童時期大腦有炎癥,可能會影響大腦的發育,導致自閉癥。研究發現,許多自閉癥患者都有類似的菌群,而這種腸道菌群的表現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目前的糞便移植治療方法可以有效恢復患者受損的腸道微生態菌群。

如何保護我們的腸道微生態?西餐中大量的果糖會引起各種疾病。

許多糖果含有大量的果糖,對我們的健康有害。果糖是西方人熱量的主要來源之壹。壹瓶350ml的碳酸飲料含有140卡路裏的果糖,壹個中等大小的新鮮蘋果只有70卡路裏。研究表明,過量攝入果糖與胰島素耐受有關。另外,高果糖飲食也會給我們的肝臟帶來負擔,因為果糖只能通過肝臟代謝,大部分會轉化為脂肪。肝臟作為身體代謝的重要器官,壹旦出現問題,我們的整個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面筋也不利於健康。面筋是谷物及谷物制品中的壹種蛋白質,能使面團更有韌性。面筋無處不在,皮紮、通心粉,甚至我們平時吃的冰淇淋、化妝品都有。雖然真正患麩質不耐受的人很少,但很多人對麩質有不良反應,甚至不自知。這種現象被稱為面筋敏感性。麩質敏感會增加機體的炎癥反應,從而導致壹系列疾病和不良反應。

過量的抗生素和各種毒素會威脅我們的健康。

1928蘇格蘭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發現青黴素。作為20世紀的壹個突破,這壹發現標誌著抗生素時代的到來。雖然抗生素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但現在我們面臨著抗生素濫用的尷尬局面。在如今抗生素泛濫的時代,我們不僅在破壞腸道菌群,也在犧牲整個生命的健康。

當我們使用越來越多的抗生素時,細菌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出現是因為濫用抗生素。壹旦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就沒用了。如果超級細菌在耐藥後傳播,將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後果。抗生素也會殺死我們的有益菌。沒有有益菌,有害菌就會占據我們的腸道,從而引發越來越多的腸道問題。此外,環境中的有害化學物質也威脅著我們的健康。BPA已被證明具有致癌性,但目前被用於制造塑料、超市收據等。

吃發酵食品和定期禁食對健康有益。

面對這麽多破壞我們腸道菌群的物質,為了健康我們應該吃什麽?經常吃發酵食品和禁食對我們的健康大有好處。葡萄、酸奶、紅茶、泡菜都是發酵產品。發酵是將糖等碳水化合物轉化為酒精和二氧化碳或有機酸的過程。在發酵過程中,微生物還會產生珍貴的維生素B12。乳酸發酵非常有用。糖轉化為乳酸,有利於增加益生菌的數量,防止有害菌的入侵和食物的變質。

禁食對人體健康也非常有益。比如控制熱量攝入,壹定時間的間歇禁食,可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減緩衰老,讓身體燃燒脂肪,達到減肥的目的。此外,禁食也有利於細菌的良性轉化,控制熱量可以減少易老化細菌的數量。

姜黃和椰子油是天然健康食品。

姜黃是壹種黃色草本植物,是我們常用的咖喱粉的重要成分,也是壹種養生品。它具有很強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甚至可以增加腦細胞的數量。姜黃中的姜黃素可以維持血糖的穩定,對糖尿病和肥胖癥很有幫助。

椰子油具有驚人的消炎作用,可以預防甚至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系統疾病,還有適量的飽和脂肪,對心臟非常有益。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椰子油代替花生油和菜籽油烹飪,壹天1-2勺就夠了。

想要讓腸道菌群恢復健康,需要調整我們的飲食,適量補充壹些益生菌和酸奶,拒絕濫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