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因為永輝在上遊供應鏈的獨特性。與國內很多大型超市不敢自己直接經營生鮮產品,仍然主要依靠批發商(這些批發商通常是“三批”甚至“四批”,大部分不直接從產地進貨,而是直接購買在當地幾經轉手的商品)或與廠家聯營不同,永輝堅持所有生鮮產品都是自己直接經營,在全國建立了20多個采購基地,用現金直接從農戶家中采購。比如永輝在采購海鮮產品的時候,會直接把采購船開到海裏的漁船邊上,實現直接采購,這也是永輝在水產經營方面鮮有對手的原因。在水果采購上,永輝經常會把整個果園打包,自己分揀水果,把低檔水果放到店裏促銷。
永輝通過足夠的規模和實力,直接針對生產者的現金采購,建立了采購的品種優勢和對抗農貿市場的價格優勢。街邊市場的西瓜還是1元的時候,永輝店的西瓜可以0.12元的價格大量促銷。鑒於生鮮食品保質期短,損耗大,永輝減少損耗的辦法是根據銷售情況隨時理貨。在其他很多超市,凍肉壹天放壹次,而在永輝,理貨員每兩個小時就要補貨,甚至隨時補貨。每種生鮮都不會壹次放很多,比如排骨,壹次放5塊左右,然後根據銷售狀況,現在賣,現在補。
通過這樣的集中管理和展示,永輝生鮮產品的損耗至少可以控制在3%左右,而很多超市甚至達到20%。虧損的減少不僅有助於永輝以更便宜的價格回饋消費者,也增加了永輝生鮮商品的毛利。
密集鋪貨、頻繁鋪貨也是永輝尋求更低成本的途徑之壹。對於同壹區域的很多門店,永輝的配送車隊的配送頻率可以達到壹天三次之多。因為發貨頻率高,壹件商品可以壹次送到好幾家店,可以快速消化,降低物流成本。支撐這壹切的是,永輝擁有其他超市沒有的生鮮管理團隊,這個團隊裏有大量的生鮮管理專家、采購專家、養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