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燒’,意思是燃燒身體來治病。艾,因其氣味芳香,性溫易燃,火力溫和,成為艾灸的最佳材料。《本草從新》中說:艾葉味苦,性溫,屬純陽,能復瀕陽,疏通十二經脈,移三陰,調氣血,驅寒濕,暖子宮...而火灸可以穿透壹切疾病,消滅壹切疾病。
?以及艾灸是如何從古代包治百病,到現代臨床逐漸衰落的?這是因為疤痕灸又稱化膿灸、貼膚灸,壹般在早期使用,是指直接用艾條燒灼穴位皮膚,逐漸化膿,最後形成疤痕的壹種灸法。有文字記載,最早見於《針灸學經典》,唐宋時期非常流行。當時醫生認為化膿灸直接關系到疾病的療效。如唐代醫家陳在《消片方》中指出:“灸引膿,寒為因;不壞則不除病。”但疤痕灸實施時疼痛,灸後化膿,在灸點留下永久性疤痕。《傷寒論》中,方術始祖,後醫聖張仲景提出“陰虛三陽熱,不宜施灸”的告誡。後世壹些醫家壹味地無視經典,輕針灸,或保留實熱陰虛不宜施灸的說法,壹直對灸法的正常開展造成不良影響。
周楣聲是現代第壹個推廣艾灸的人。為了證明發燒不僅僅是艾灸,艾灸也很貴,所以當1985年安徽碭山縣爆發流行性出血熱時,他不顧自己65歲的年齡,用艾灸進軍碭山,那裏的病最危險,發燒最典型。在此期間,周老治療該病205例,取得97.5%的好收成,從而洗去了長期強加在灸頭上的汙泥,使以後沒有人再壹味地講“熱不灸”。
?想全面系統的學習艾灸,可以買周老的《墾荒錄》、《艾灸繩》或者王福春的《艾灸法醫學》。如果想用艾灸快速調理身體,很簡單,只需要壹盒艾灸貼。艾灸的方法很多。艾灸跟著火走,任何沒有火和艾的艾灸都不是正統,也達不到很好的療效。艾灸貼對於壹般的保健需求可以說是最簡單最經濟的。100多塊的艾灸貼我沒用過,但是某寶上壹盒20塊就很不錯了。艾條產品成本很低,價格貴得不仁。
?但是,要知道無論是艾條還是艾灸貼,都必須是艾晨制造的。《本草綱目》中記載“凡需長期用艾葉者,治之細膩柔軟,謂之熟艾葉。”如果有艾灸火,很容易傷到肌肉。“陳氏灸火“溫而不燥,能潤澤經絡”。顏色為土黃色或金黃色,艾絨柔軟無雜質,視為上品。如果妳不幸買了陳發科艾,妳會發現燃燒速度很快,煙又大又黑,艾灸容易上火。老話說“在家三年,大夫不必來。"
所以,心急的朋友可以準備艾灸貼。接下來,我們就來分享壹下如何使用艾灸貼有效緩解肩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