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不是壹天兩天造成的,所以也需要壹個調理的過程,要配合中藥調理、飲食等治療。
方法:
1,中醫調理經典古方理中湯。
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來說,身體很脆弱,吸收不好,所以即使補充,效果也不明顯。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通過中醫慢慢調理身體恢復正常,這也是最溫和安全的方法。
理中湯是經典古方,出自張仲景《傷寒論》。它由人參、白術、炙甘草、幹姜等組成。具有治療脾胃虛寒、利己不渴、嘔吐腹痛、脘腹脹滿、中冷霍亂、陽虛失血如吐血、便血或崩漏、胸悶、胸痛、神疲乏力、氣短、四肢不溫等功效。現用於急慢性胃炎、胃竇炎、潰瘍、胃下垂、慢性肝炎等。
理中湯可以自己準備,自己煮。如果妳覺得去藥店拿藥比較麻煩,或者擔心藥材質量,可以試試康美藥業理中堂,把人參、白術、炙甘草、幹姜四味藥稱重,放在小袋子裏。必要時拆開四個小包,非常方便。很多醫院也用小包裝的康美中藥,而且是上市公司,不用擔心質量問題。
2.如何服用:
沖泡:每日壹劑,開水300毫升以上,15分鐘後即可飲用,可反復沖泡至無味;
煎服:每日壹劑,每日2-3次。先將四味藥放入容器中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至1小時,然後與浸泡藥物的水壹起煎服。
氣血旺盛,不適合孕婦服用。服用時忌寒、油膩、濃茶、辛辣食物,宜飯後服用。
3、飲食:
適宜吃性溫味甘,有健脾益氣、暖胃散寒作用的食物,如秈米、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鏈魚、草魚、荔枝、花椒、韭菜、茴香、芥末、肉桂、幹姜、生姜、花椒、茴香、豆蔻、紅糖等。
4、足療:
腳上有很多穴位,比如太陽叢、胰腺、腎上腺、胸淋巴腺,這些都是人體內重要的穴位。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通過專業的足部穴位按摩來緩解脾胃虛寒。另外,泡腳的習慣也可以緩解胃病。
註意事項:
脾胃虛寒的人最好不要吃寒性強、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的食物,如蕎麥、綠豆、豆腐、菠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