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黃芪、人參、西洋參都可以補氣,但是如何選擇呢?

黃芪、人參、西洋參都可以補氣,但是如何選擇呢?

人參、西洋參和黃芪是眾所周知的滋補藥材,但很多人往往不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

人參

人參歷史悠久,很早以前就作為禮品和貢品特產。到了明朝時期,人參的地位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人參被尊為“多藥之首”、“百草之王”。

清朝時期東北人參被百萬人采摘,之後面臨滅絕的危險。直到康熙三十八年清廷下令禁止私自采摘人參,人參的命運才得以挽救,但人參的供應卻變得極為匱乏。

人參有補氣的功效,可治氣虛、脾氣血不足、肺氣虛、津傷、口幹、煩躁、睡眠不足、陽痿,故適用於陰虛、體虛、低血壓、休克者。

人參的食用方法簡單方便。通常將人參切成塊,放入碗中燉,加入適量的水。然後,將碗密封放入鍋中,煮1~2小時。

大多數人容易將人參和西洋參混淆,往往誤認為是同壹種藥材。其實人參和西洋參在外觀上很相似,但本質上還是有壹些區別的。

西洋參

西洋參在清朝時傳入中國,它的出現極大地彌補了人參的不足。自從西洋參傳入中國後,清宮院的神醫們就開始集體研究西洋參的性味、歸經、主治和功效。

之後很多醫學家也研究過西洋參和人參的區別,得出的結論都是壹樣的補氣功效,只是應用不同而已。

西洋參具有補肺去火、生津養胃的功效,對陰虛火旺、咳嗽、哮喘、出血、發熱伴殷琦、口幹乏力、便血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所以適合久病體虛的老人,以及容易感冒、傷風、體虛的人。

西洋參的吃法也方便簡單。西洋參片可以當茶喝。每次放1~3片西洋參,用溫水送服即可。

人參、西洋參雖然有明顯的滋補作用,但價格昂貴,不適合普通人日常使用。黃芪也有類似的效果,而且價格便宜,可以作為它們的替代品。

黃芪

黃岐,本名黃岐,以古漢語“老德”二字命名。黃芪歷史悠久。據漢代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記載,黃芪入藥已有兩千多年,此後古籍中也有黃芪的歷史記載。

黃芪富含皂甙、氨基酸、多糖、葉酸、鋅、鐵、銅等物質。可治脾胃虛弱,咯血便血,汗癢澀澀,故適用於體虛氣虛,言語無力,乏力,脈弱者。

黃芪價格實惠,平時可以作為保健食品。吃法有很多種,主要有幹嚼、泡水、煮粥、夾菜等。幹嚼黃芪會產生豆味感,口感極佳。

黃芪浸泡時間不得超過15g,用開水沖泡至10 ~ 20min。用黃芪煮粥,先將黃芪、黨參加水煎煮,取汁,再加入大棗、粳米煮粥。平時烹調烤肉、鴨肉等食物,可加入適量黃芪,既能提升口感,又有滋補作用。

人參、西洋參、黃芪都有滋補作用,但也各有不同。在選擇藥材時,要根據自身情況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