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秋天怎麽吃既美容又健康。

秋天怎麽吃既美容又健康。

人在夏天出汗後往往會流失過多,體內會出現營養和水分不足的情況。進入秋季後,天氣漸冷,氣候幹燥,容易出現秋燥。中醫認為,燥為六淫之邪,是秋季的主氣。其性燥,易耗津液。所謂“燥勝於燥”。當體液耗盡時,會出現口幹、鼻塞咽痛、皮膚幹燥、幹咳少痰、大便幹燥、煩躁不安等壹系列癥狀,醫學上稱為“秋燥綜合征”。老年人對秋季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和耐受力較差,更要註意預防。歷代醫家認為,秋季防燥的基本原則是滋陰清燥,潤肺生津。補水是秋季防燥的重要措施之壹。壹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水分至少是1500毫升。喝水要合理,多次少量。早上和睡前各喝200毫升最好。如果活動量大,出汗多,就要增加飲水量,讓心臟度過金秋。咳嗽或幹咳無痰易發生在秋季。平時最好吃壹些雪梨和鴨梨。因為梨味甘性涼,有潤肺止渴、滋陰潤燥、化痰通便的功效。生食能清火,熟食能滋陰。有條件的話,不妨吃壹些滋陰潤肺的產品,如雪梨膏、養陰清肺膏等。平時也可以吃點醋,既能刺激食欲,又能抑制病菌,預防腸道疾病。秋季也可以通過適當的飲食來補充,可以補充夏季的消耗,為抵禦寒冬打下基礎。但吃也不可隨心所欲,仍應以“燥則潤澤”為原則。宜采用清補之法,從慢、少、素,不可過多過猛,避免突然進補。海參、蛇肉、甲魚、鴨肉、鴨蛋、蘿蔔、豆腐、芝麻、銀耳、蓮藕等藥膳和黃芪、麥冬、沙參、百合、蓮子、山藥、扁豆、紅棗等中藥。可善上桌,雞肉、牛肉、鴿肉、當歸、熟地黃等較溫熱的產品也可適當食用,但對於羊肉、狗肉、熟地黃。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翼》中說:“秋冬要暖胃”,所以也要註意暖胃,慎食寒性之品,所以要適量少吃西瓜、香瓜、甜瓜。粥還能和胃健脾,養肺潤燥。早上喝粥,推陳出新,益膈養胃,潤燥生津,神清氣爽。可以選擇以下幾種藥膳粥:1、黑芝麻粥:補腎養血。將黑芝麻30克用適量粳米洗凈,煮成粥,早餐服用。2、芡實粥:補氣止瀉。芡實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被人體吸收,因此被稱為涼爽秋季的第壹滋補品。取芡實50克,洗凈,與等量粳米同煮成粥,早餐食用。3、百合蓮子粥:健脾和胃。百合20克,去心蓮30克,洗凈,水煮30分鐘。然後加入適量洗凈的粳米煮成粥,平時服用。4、銀耳冰糖粥:潤燥養肺。10g幹銀耳,浸泡洗凈,用適量粳米煮成粥,再加入適量冰糖,早餐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