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寒吃什麽?
首先,牛肉湯
材料:牛肉1斤,清水5碗,調料適量。
做法:將牛肉放入煲內,倒入5碗清水,燉8~12小時。此時牛肉已經基本燉好,加鹽調味。不壹定要吃牛肉,喝湯就行。
功效:牛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6和水溶性營養物質,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後可以慢慢釋放到湯中,它們可以參與胃酸的生成。每天喝壹小碗燉湯,比吃牛肉更能養胃。加壹兩個西紅柿也能預防感冒。
二、羊肉暖胃湯
材料:鮮羊肉500克,生姜3片,香附9克,砂仁9克,鹽和味精少許。
做法:將新鮮羊肉切成大塊,然後用開水燙壹下,撈出。將羊肉、姜片、香附、砂仁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2000毫升。小火燉3小時後,加鹽和味精調味。
功效:具有暖胃、散寒、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胃寒不適、口淡、惡心、腹脹、便溏、胃腸痙攣、胃氣上沖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
三、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15g白胡椒,1豬肚,少許鹽,料酒,味精。
做法:取白胡椒,略碎。用鹽或生粉反復洗五花肉(可以加鹽和醋,用開水燙)。將碎白胡椒放入豬肚中,然後用線將頭尾紮緊,加入適量清水,小火煨兩小時左右。等湯濃爛了,再加點鹽就行了。這個量可以2~3個人用。豬肚可以切片,拌生油和醬油當飯吃。
功效:白胡椒鍋五花肉氣味濃烈,具有散寒暖胃的功效,還可用於胃寒、心寒疼痛、吐沫,或虛寒引起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輔助治療。
四兩生姜豬肚湯
材料:豬肚1,幹姜10g,高良姜10g,草果3g,鹽、油、蔥姜適量。
做法:五花肉用醋浸泡去腥,洗凈切絲。豬肚、幹姜、高良姜、草果,連同蔥、姜壹起放入鍋中煮熟,加入鹽3-5g空腹食用。
功效:治療胃寒、腹寒、寒從其出、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慢性腹瀉、面黃肌瘦等癥。
2、常見的養胃食物
1,牛奶
牛奶中的營養非常豐富,可以說牛奶是壹種完美的飲品,而且經過研究發現,牛奶也有很好的養胃作用。牛奶的主要作用是養肺養胃、生津潤大腸,對陰虛胃痛、津液不足便秘有很好的療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和習慣性便秘有非常有效的治療作用。
雖然牛奶有很好的養胃作用,但專家提醒,腹瀉、脾虛濕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喝太多牛奶。
2.南瓜
據《滇南本草》、《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也就是說,南瓜有利於保養脾胃。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南瓜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的高手。南瓜中含有的果膠可以保護胃腸黏膜免受粗糙食物的刺激,適合有胃病的人食用。而且南瓜中含有的成分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加強腸胃蠕動,幫助食物消化。南瓜可以用各種方法烹飪,如蒸、煮粥或煲湯。
3.蓮子
這藥藥性平和,味微甘。中醫認為它能補益脾胃之氣,能起到止瀉的作用,還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需要註意的是,蓮子在食用前需要去核。
4.卷心菜
想要養胃,白菜絕對不可或缺。具有健脾養胃、止痛、解毒消腫、清熱利濕的作用。而且白菜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可以緩解疼痛,促進潰瘍愈合。薏米、陳皮、蜂蜜燉白菜還可以治療胃痛、腹脹和胃、十二指腸潰瘍。
5.甘薯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補遺》等古籍記載,紅薯有“補虛益氣、健脾胃”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病”。現代研究表明,紅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有助於刺激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保護腸胃。此外,紅薯富含胡蘿蔔素,對兒童和老人有益,還富含鉀、鐵和維生素B6等營養物質。紅薯可以直接煮,也可以用來煮粥。
6.山楂
其養胃方法與紅薯不同。這是壹個純粹的幫手。裏面有很多有機酸,可以分解妳吃的油膩的東西。當然,胃酸是消化的主力,但是當妳的胃忙不過來的時候,送點山楂之類的幫手,無異於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