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某些部位有時會出現疼痛或敏感反應(酸痛、麻木、腫脹)。在中醫裏,這些疼痛的部位都是氣血凝滯所致。如果我們有效地按摩這些部位,我們會感覺更舒服。中醫上把這些痛點叫做阿是穴,這種有效的按摩方法就是推拿或者按摩。
同理,如果能長期堅持按摩身體的壹些病理或重要穴位,會有強身健體、預防疾病的效果。以下10有特效的穴位,每天堅持自我按摩防病健身是無害的。
1,百會穴
百,量詞,多義。是的,我們會見面的。在頭部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百會穴是指手足三陽經的陽與督脈在此交會。
這個穴位之所以叫百會穴,是因為它位於頭頂,處於人體的最高處,所以人體上傳的所有經絡和氣血都在這裏交匯。
百會穴貫穿各陽經,內系大腦,能醒腦開竅,中安神定誌,平內風散外風。因此,百會穴是急診專用穴,是治療精神病、風病、陽虛的重要穴位。
按摩方法:坐直,擡頭看當下。將壹只手放在頭的壹側,中指指尖放在穴位上,用指腹按壓穴位,以適當的力度感覺到酸脹疼痛為度。手累了之後,可以用另壹只手繼續按摩1~3分鐘,每天早晚各壹次。
2.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脊柱後正中線上。在第七頸椎的棘突下凹陷處。
大椎穴貫穿督脈上下。如果同時患有感冒、過敏性疾病、癲癇、頸椎病,大椎穴是治療的首選。也是治療感冒疾病的首選。
大椎穴也有解熱作用。按摩大椎穴可預防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防治肺氣腫、哮喘。
按摩方法:
坐著或站著,將壹只手放在頸後,彎曲拇指外的四肢,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指尖按揉穴位,力度以酸、痛或腫、麻為度。按摩時間1~3分鐘。
3.命門穴
命門穴是指脊柱內的高溫高壓負水,從這裏導出督脈。此穴位於腰背部中間,與脊柱相連,是人體重力場中的低位。脊柱內的高溫高壓負水從這個穴位向督脈外部輸出,這個穴位輸出的負水具有維持督脈氣血的作用,督脈是人體生命的根本。
按摩命門穴可以補腎、溫腎壯陽、強腰膝、強腎氣。可治療腰冷痛、遺尿、腹瀉、男性遺精、陽痿,以及女性虛寒月經不調、習慣性流產等癥狀。還能延緩人體衰老,疏通督脈上的氣滯點,加強與任脈的聯系,促進任脈上氣的運行。
按摩方法:
坐著或站著,雙手放在腰後,用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壓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壓在左手中指的指甲上,同時用兩個中指摩擦穴位。力度以感到酸痛、浮腫、疼痛為宜。左右中指依次摩擦穴位,先左後右,每次3-5分鐘。
4.中脘穴
位於腹部正中線上,肚臍上方4寸處,表示任脈的部分下水。此穴的實質是水從任脈上部的經絡向下流動。到達此點後,繼續順著水流往下流,如流入任脈下部的巨穴。
中脘穴具有和胃、益氣、燥濕、調中、降逆、止嘔的作用。按摩胃脘可直接調理腸胃氣血,有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增強人體抵抗力。對胃脘痛、嘔吐、呃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按摩方法:
坐或臥仰臥或站立,雙手放在上腹部,用左手中指指腹按壓穴位,用右手中指指腹按壓左手中指指甲,同時用兩中指按壓揉搓穴位。力度以感到酸痛、浮腫為宜。每天早晚先左手再右手依次按摩穴位,每次按揉1~3分鐘。
5.神闕穴
神闕穴是人體任脈上的重要穴位之壹,是人體的長壽之穴,與人體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經常按摩神闕穴,可使人體氣血充盈,精力充沛,體力充沛,腰肌強健,面色紅潤,耳聰目明,延年益壽,對腹痛、腸鳴、浮腫、腹瀉、脫肛、中風等有獨特療效。
按摩方法:
坐或臥仰臥或站立,雙手放在肚臍旁,用左手中指指腹按壓肚臍中央,右手中指指腹按壓在左手中指指甲上,雙手中指同時用力按壓摩擦。穴位的力度以感到酸痛、發脹為宜。每天早晚用左右手輪流按摩穴位,從左到右,每次1~3分鐘。
6.氣海穴
氣海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
“氣海穴壹穴溫全身”是指氣海穴具有溫、強全身的作用。它是人類生命力的源泉。人體真氣也由此產生,按摩氣海穴可溫陽益氣,扶正固本,養元補虛,延年益壽。還可治療陽虛、元氣不足引起的虛寒疾病。
按摩方法:
通神厥穴
7.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3寸,也就是說任脈氣血中的積水和濕邪不能在這個關口上行。
關元穴可治療陽虛氣虛,如氣短、畏寒、遺尿、尿頻、尿失禁、腹瀉、腹痛、遺精、陽痿、疝氣、月經不調、帶下、厭食等。
關元穴也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匯聚於此。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的主要器官。按摩關元穴可以促進腸道功能,增強其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
按摩方法:
通神厥穴
8.足三裏穴
李三指的是上半部分、中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足三裏穴是可以防治多種疾病,強身健體的重要穴位。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的滋養是生命之本。因此,足三裏這個調理脾胃的重要穴位,可以補益氣血,扶正固本,從而達到保健、防病、強身健體的目的。經常按摩李三穴,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溫中散寒,化瘀消腫,健脾胃,增強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從而發揮其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按摩方法:
取坐位,雙腿並攏,食指和中指伸直,指尖放在穴位上,用指尖垂直按揉,直至感到酸脹麻木。每天早晚按摩1次,每次1~3分鐘。
9.三陰交穴
三陰交穴是指足三陰經的氣血物質在此點的交匯處。此穴的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肝經提供的潮濕之氣,腎經提供的寒氣,三陰經的血液在此交匯,故名三陰交。
三陰交穴是主要的保健穴之壹。經常按摩三陰交穴,可防治脾、肝、腎疾病,具有健脾和胃、祛濕疏肝、益腎調經、控制生殖的作用。
中醫認為女性“少氣多血”,“以血為本”。因為女性有月經、白帶、妊娠、分娩、哺乳的生理過程,也有病理的特殊性,具有氣血兩虛、肝脾腎易傷的病理特點。女性經常按摩三陰交穴,不僅可以防病保健,還可以起到美容的作用。
按摩方法:
坐好,擡起壹只腳放在另壹條腿上,拇指彎曲,手指放在穴位上,指尖垂直按壓穴位。痛感強烈為宜,早晚各按摩壹次,每次1~3分鐘。
註意:孕婦禁止按此穴。
10,泉湧點
湧泉穴是指人體內流經腎經的水,從這裏流出體表。此穴為腎經第壹穴,連接腎經內外經,腎經內經高溫高壓水流出體表,故名湧泉。
按摩湧泉穴,可滋陰潛陽,寧心安神,具有增精補髓、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
按摩方法:
找個座位,把要按摩的腳放在另壹條腿的膝蓋上。壹手托住小腿,另壹手托住腳掌,拇指放在穴位上。用拇指指腹從後向前按摩穴位,力度以酸痛為宜,按摩時間1~3分鐘。
用同樣的方法按摩對方穴位兩側的穴位,早晚各壹次。
按摩的效果出現在長期的堅持中,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就會有效果。
(22年寫作營,第101,2649字,共17955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