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清明節氣最適合“養陽養肝”!中醫力推養生四大原則。

清明節氣最適合“養陽養肝”!中醫力推養生四大原則。

清明,壹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將在每年四月的第四天到第六天到來。到了這個節氣,自然界逐漸變熱,陽氣逐漸增強,是最適合給身體補充陽氣的時候。而且清明節也是草木萌動的季節,白天長,夜晚短,非常適合調整作息養肝。

但清明節生氣的時候,也會有“清明大雨”的困擾,所以除了養陽,還要註意祛濕退熱。著名中醫吳明珠也表示,在這個季節,建議妳可以遵循四個原則來保持健康,取得更好的效果。

壹、“無食”節氣特別容易忽冷忽熱,也是疾病容易復發的時候。因此,建議不要吃太多容易引起“炎癥”和“過敏”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重調味料、加工食品、零食,或海鮮、竹筍、羊肉等。妳可以吃壹些清淡的食物。

如胡蘿蔔、白蘿蔔、菠菜、薺菜、山藥,或者蘋果、桃子,也可以加點花生、芝麻、枸杞來溫補。

中醫認為免疫力與“氣”和“虛”有關。(示意圖)二是要“解毒退熱”,養肝。此外,在春天,人體的新陳代謝開始旺盛。最好選擇性平、味甘、微溫的食物,避免吃油膩、生冷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

春季肝火旺時,多吃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所以要多吃些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質、糖、維生素、礦物質的食物。

第三,祛濕暖身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運動和飲食。少喝涼的含糖飲料,尤其是不易消化的糯米,容易阻礙脾胃化濕的能力。

飲食建議除了註意營養均衡外,還應以高纖維、高蛋白質為主,少碳水化合物、高脂肪,口味清淡。進食時宜細嚼慢咽,飯後宜安靜。所以無論坐著還是走路,都要發泄,減少接觸視聽或3C產品,避免幹擾脾胃氣血運行。

第四,多做適度運動。清明的時候,體內的肝氣最旺盛。雖然能讓食欲大開,但也容易消化不良。建議飯後可以多散步幫助消化,吃飯時細嚼慢咽,不要吃得太快;平時也可以多做放松運動,比如慢跑、遊泳等,讓僵硬的身體放松壹整個冬天。過於劇烈的運動會讓妳的肝氣變差,所以不建議這個時候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