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溫泉需要註意什麽?在泡溫泉的過程中,壹定要掌握冬季泡溫泉的註意事項。只有做好保健措施,才能保證泡溫泉的效果。
從低溫池開始,有壹個有序的氣泡池。壹步壹步走進溫泉池,讓身體慢慢適應。提前打濕身體:將手伸入30 ~ 40cm深的泉水中測試溫度,然後將泉水舀起,倒在腿上、胳膊上、軀幹上。溫泉不要泡在水溫高的池子裏,要泡在水溫溫和的池子裏。在溫度較高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及時交替浸泡在溫和的池水中或讓身體離開水及時休息。
因為溫泉的水溫多為38 ~42攝氏度,略高於體溫,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15分鐘,但壹天不能超過3次,以免增加心臟負荷。而且,當處於3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中時,身體還可以利用對流、輻射和出汗來散熱;壹旦達到36攝氏度以上,只能靠出汗來消散。但是在水中,汗液根本無法蒸發,會導致身體熱量難以散發。浸泡時間過長可能導致中暑。
當妳離開泳池時,妳也應該慢慢移動。慢慢站起來,等身體適應了,再離開溫泉。雖然大多數溫泉經營者建議泡完後不要馬上洗澡,讓泉水中的礦物質留在皮膚上護膚。但實際上,這些礦物質並不能滲透到皮膚中,對身體影響不大。由於地質區域不同,溫泉水有酸性也有堿性。為了避免皮膚受到泉水中酸性或堿性物質的刺激,最好在事後洗澡。
在高溫環境下,身體很容易失水。泡完溫泉後,壹定要多喝開水作為補充。泡溫泉的時候,臉上的毛孔會釋放大量的自由基,損傷皮膚。最好用面膜或者冷毛巾敷臉。同時閉眼打坐,慢慢深呼吸,真正緩解身心壓力。
泡溫泉後的註意事項:泡溫泉後,壹般不用清水沖洗,但如果是強酸或硫化氫浸泡的溫泉,最好沖洗,以免刺激皮膚,引起過敏。泡溫泉後註意保暖,迅速擦幹全身,尤其是腋下、胯部、肚臍周圍和四肢皮膚的皺褶處。及時塗抹保濕乳液,鎖住皮膚水分。泡完溫泉,體內水分蒸發很多,要多喝水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