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秋天來了,是時候“貼秋肥”了。怎麽健身?醫生:秋季保健從滋潤開始。

秋天來了,是時候“貼秋肥”了。怎麽健身?醫生:秋季保健從滋潤開始。

伴隨著壹場又壹場的雷雨,炎熱的夏天開始慢慢離開我們的生活。此時,室外秋高氣爽。雖然中午還是有點熱,但是已經不像以前那麽悶熱了,早晚天氣開始變冷。進入秋季後,白天逐漸由長變短,身體的健康狀況也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醫院醫生鄭月表示,入秋後,人們的情緒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容易傷春,情緒低落、抑郁。這個時候可以多進行戶外運動和旅行,尤其是秋季爬山,不僅可以增強人的血液循環和呼吸系統功能,還可以增加肺活量,鍛煉妳心臟的收縮力。如果不能旅行,也可以通過飲食、日常、運動來調理身心,讓自己更好的學習、工作、生活。

飲食方面

首先要多喝水:秋季是壹個非常幹燥的季節,皮膚中的水分蒸發很快,容易幹燥脫皮,嚴重缺水,會出現咳嗽、口幹、大便幹燥等癥狀。所以,秋季養生要從“潤燥”開始,每天要補充大量的水分,至少要喝2升水,保證身體代謝所需的日常飲水量。

其次,多吃白色食物:根據中國五行學說,白色入肺,多吃白色食物可以更好地保護和滋養肺部,如梨、白蘿蔔、蓮藕、百合等。生吃或者燉肉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蒜、辣椒等,多吃酸性食物,如橘子、柚子等。如果遇到食欲不振、腹瀉、腹脹的情況,還可以用紅豆、薏米、山藥壹起煮粥,都是很好的滋補品。

“貼秋肥”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壹句俗語。很多人認為秋天要多吃肉,但其實“貼秋肥”是指夏天食欲不振的人,到了秋天食欲會變好,可能比秋天還胖。其實秋天應該少吃豬肉,特別是壹些有腸胃病、高血壓、慢性中風的人,不宜吃太多,但是牛羊肉可以適當改善,也可以增強身體自身的禦寒能力。

工作和休息

很多人作息不規律,尤其是節假日,早上喜歡睡懶覺。秋高氣爽,應符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規律。早睡可以使肺部得到很好的舒展,減少早期血栓的形成,有利於預防腦血管疾病。秋天晚上9-10入睡很正常,早上6-8點起床比較合適。也可以睡前用溫水泡腳,幫助睡眠。

“春寒料峭,秋凍料峭”也是老年人經常背誦的養生詞匯,而“秋凍料峭”並不意味著壹定要秋凍。可以根據當天的氣溫及時增減衣服,特別註意早晚天氣較涼,預防感冒。

運動

秋天既不太冷也不太熱。秋季可以選擇安靜宜人的環境進行鍛煉,對身心都有好處。不過運動時間建議在早上7-9點和晚上16-18之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因為早晚溫差大,在外面呆太久容易引發其他問題。

運動項目的選擇也很有講究。秋季養生的原則是“藏而不露”,所以比較適合做壹些舒緩安靜的活動,比如瑜伽、冥想、慢走等。運動量不宜過大,防止體質較弱的老人或兒童出汗過多,損傷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