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過周易和道家的人都很熟悉“太極”這個詞,而太極拳練習者每天都在接觸。但是什麽是太極,什麽是太極拳。太極拳的核心內容和基本原理是什麽?知道為什麽要練太極拳的人恐怕不多。以至於太極的形與太極的氣、太極的勢、太極的勁是分開的。失去了太極拳的真諦。
從宏觀上講,太極是中國壹種古老的哲學理論,是關於宇宙的普遍的、根本的觀點,是關於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的對立統壹的規律。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認為,太極是世間萬物的根本,分為陰陽,由陰陽產生水、水、火、土、金五行。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結合產生的,五行的精氣凝聚形成統壹的整體,既包含陰陽,又促進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即太極產生兩儀,兩儀產生四象,四象產生八卦。沒有盡頭,宇宙萬物都視為太極,宇宙永遠是太極,萬物都是萬泰太極,天地是大太極,人體是小太極。人與自然、物與物之間的關系也是太極。
微觀上來說,太極是壹種原始物質,具有物化、力量、信息的本能。是構成生命的本體。所有生物都是由生命力產生的,生命力有助於生命活動的秩序和平衡。
關於太極的起源、命名和內涵,以及太極與人的生理關系,古人是這樣闡述的:
“太極生而無極,陰陽之母,萬物之始”;“從無到有,以太極之名而生。”:“從無窮到既有之機,太極而生。”雖然沒有聲音,但它有幾個標誌。陰陽雖未分,機已動。此時,還沒有名字。它以太極命名。“這裏有兩層意思,即太極來源於無窮,無窮是太極的基礎;二、古人把“化生”、“既機”、“皮相”、“機動”稱為太極,這就是太極這個名字的由來。
“道,先天,太極也稱”;先天太極為氣之壹,後天二儀為陰陽”;,‘太極於原無窮,混元壹感’”。在這裏,古人以“先天愚氣”、“先天太極氣”、“棍元氣”作為太極的內涵,說明太極是先天元氣的混合體,太極原理與太極氣是聯系統壹的。
所謂先天混元氣是先天的,所以叫“先大”,“壹旦有了自己的身體,後天就藏得少了。”但是它藏在哪裏呢?練太極拳的人肯定是不知名的,不知道就沒法開始練拳練功。以前的古籍大多是借物造名,以象喻人,所以造玄機。中醫和拳術專家認為,先天混元氣是從胚胎到出生,由母體帶入人體的氣。“人壹生之初,先懷壹胎,胎中空,壹莖貫穿,狀如蓮苞,壹莖為臍帶,蓮苞為兩腎,生命曖昧。”生命是指父親和母親的血液交流中的生命之氣、真陽氣和元氣。當嬰兒出生在褲子裏,臍帶被剪斷,壹點真陽回到人的臍帶,也就是先天的混生活力回到人的臍帶。古人雲:“真陽在,人命在,真陽散。”人都會死。“故臍帶稱為生命之蒂或先天之結,腎臟稱為生命之根或先天之根。臍腔是中腹部的位置。
古人也認為“命門主於兩腎,兩腎同氣”。“命門位於兩腎之間,與肚臍相對,是腹部的門戶,位於人體的中心,位置極其相似,故稱“太極合壹”。從易的角度來看,兩腎屬水,為陰。命門是水裏面的火,陰裏面的陽就像是“占蔔”。認為水中之火為真火,陰中之陽為真陽。”壹陽陷兩陰”。是與生俱來的棒子在坑裏隱藏了生命力。
總是站起來說。棒的先天活力與人體生理的臍、腎、命門有關。先天混氣屬臍,人屬兩腎,藏於命門。臍、腎、命門位於人體的腰腹部,所以也有“太極腰”的說法。這是練太極的根本。
拳是壹種路徑,起源於太極大道。太極理論是太極拳身體運用的理論基礎,太極之氣是太極拳身體運用的物質基礎,太極腰是太極拳身體運用的生理基礎,太極勁是太極拳身體運用的功能基礎。練太極拳的首要任務是練屬於肚臍,藏於兩腎命門的原生混元元氣。先天混元氣練好了,從練的角度來說,可以練煉氣、化氣神、還魂虛、後天之事、化陰為陽、逆運、還原本原、太極混元之體。從保健的角度來說,人的生命活動可以正常有序,協調平衡,保護表裏,扶正固本,身心健康,延年益壽。從練拳的角度來說,可以用意念動氣。氣可以活動自如,活動全身,周而復始地流動,促進全身骨骼的統壹運動。從武術的角度來說,可以把氣血的強弱轉化為動態的、虛與實的、剛與柔的內勁。人家不認識我,我單獨認識人,介紹失敗。俗話說“練好先天混元氣,走遍天下都不怕”,“氣剛氣足”。不練妳先天的混元氣,光靠後天的氣和體力是不能真正練好太極拳的。第七節太極拳的訓練內容有哪些,光練套路能練好太極拳嗎?
太極拳作為壹門拳術,理論系統,內容完整,風格獨特。太極拳運動主要由太極拳內功、太極拳架和太極拳推手三部分組成。還有儀器。太極內功是太極拳運動的墳墓基礎,太極拳架是太極拳運動的基本形式,太極推手是太極拳運動的最終體現。蘭花修煉者各有修煉內容和作用,相互聯系統壹,構成了壹個完整的太極拳運動。
(壹)太極內功
內功是內家拳的基礎和根本。拳諺石:“拳無用,壹場空”;“強不等於法,法不等於功”;“太極傳中路,功夫第壹”;“壹技兩勇三術”。這都說明了內功的重要性。沒有內功(或外功)的拳術只能叫拳術,不能叫拳術。不練內功,內家拳的威力是不可能發揮出來的,拳法加內功才是真正的太極功夫或者武術。
練內功就是練氣功。包括“練精、練精、練精神、練內功”。即註重氣血、精神意誌、臟腑器官的修養和體內陰陽平衡。目的是練太極的內勁,先天混元氣,剛柔並濟。太極拳是太極哲學、武術和氣功相結合的產物。自其創建和誕生以來。決定了其內功拳法的性質和內外兼修的方法,明確了其首要任務是修煉先天混元氣。
太極拳各派都有自己的練內功方法和經驗。只是內功的作用實在太重要了,各個門派的創始人和直系後代壹般都不會輕易傳播,只會傳給自己的子女和弟子,只對外傳授拳法套路。授課時限為口頭和個人傳播,規定練習時閉門練習。所以知道的人不多,得到的人就更少了。這也是為什麽練太極拳的人成千上萬,成功的卻寥寥無幾的原因之壹。
陳式混心術專家太極拳,有壹套專門的內功訓練方法,即太極混內功,主要有:無極樁、混樁、產氣樁、武術樁、降氣功、收腹功、呼吸功、開合功、升降功、周天功、磨盤功、纏絲功、抓合功、八功、升陽法、固精法、煉精法、收斂法。太極混元內功不僅是練太極拳基本功法的好方法,也是讓太極達到大成的高深境界的必由之路。
(2)太極拳架
拳法套路是拳術的基本形式,是太極拳各流派風格特征的主要體現。太極拳是最早的太極拳。由於栽培過程和功能的不同需要,出現了五套拳法或五種路徑。經過現代的發展演變,逐漸形成了壹路和兩路(炮錘)兩套拳法。從陳式太極拳演變、衍生、創新而來的楊式、吳式、吳式、孫式四大流派太極拳,基本上只有壹套拳法,或者說主要是壹套拳法。五種太極拳的形成和流傳,以及派中有派,派中有派,是太極拳運動發展的必然規律。這五種太極拳有* * *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體現了各自的經歷和太極拳理論的發揮,形成了各自的風格特點。比如也是壹種情感的鍛煉。陳式太極拳是運氣與意義的糾纏,陽、吳、吳、孫式太極拳是運氣與意義的糾纏:也是情誌相結合,促進四肢骨骼的運動,陳式太極拳表現為螺旋運動,陽、吳、郝、孫式太極拳表現為弧線運動;同樣以丹田為中心,陳式太極拳是氣沈丹田與丹田內化相結合,其他四式太極拳以氣沈丹田為主;同樣是從內到外,只是姿勢不壹樣。二風格寬廣,吳風格緊湊,吳風格小眾,孫風格活潑;同樣以靜態動作和慢速訓練為主,表現出來的節奏也不壹樣。陳式保留了動與靜、快與慢、蓄與發的相變、緊與緊、跳與跳、跳與跳、抖腳的特點,其余四式則是勻速慢行,不跳、不抖腳、不抖腳(單項練習除外)。練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身體狀況選擇壹個拳架進行練習。雖然各種太極拳架的形式和風格不同,但拳法訓練的內容和要求是相同的。都是以太極十三式為藍本,練的是身法、拳法、步法、內氣、內功、內外壹體、上下、全身、混元。
拳術套路是拳術單式和單勢的結合。套路練習是拳擊練習的壹部分,不是拳擊練習的唯壹形式和全部。所以,拳擊練習包括套路練習、單練、單練、組合練習、活樁練習、固定樁練習、對稱練習等等。無論采取什麽形式,都要符合拳手內功的特點。不拘泥於形式,不註重外觀,要註重空氣通透,完整無損耗,主要是內、裏、外。
在這方面,陳式心法棒太極拳提供了很好的經驗,那就是重在內、重在靜、重在修的原則,真正的拳法與功夫相結合的練習方法,把練習方法融入了拳法之中,做到了練拳即練拳,練拳即練拳。從措施和方法上保證了太極氣和太極形的整體性和統壹性,保證了太極拳內家拳的性質,提高了太極拳的修煉質量。
(3)太極推手
太極推手是太極拳中壹種獨特的對打形式。如果說練拳是單人畫壹幅太極陰陽圖,熟悉掌握太極十三勢的自我訓練練習,那麽推手陪練就是兩個人畫壹幅太極陰陽圖,運用和發揮太極十二勢,知己知彼,身能合壹的運動。太極推手是通向太極散手的中間環節,也是檢驗和判斷太極拳架練正確與否和技術水平高低的唯壹標準。太極拳推手作為壹種實用的形神兼備的運動形式,不僅可以避免格鬥和攻擊時容易造成的損傷,還可以杜絕空架子、擺花架子的弊端。
太極拳推手的內容和方法很多,與各流派太極拳的風格特點相壹致。樣本圍繞太極十三勢的核心內容展開。還應遵循太極陰陽哲學,符合拳手內功的性質和特點。推手的原理、要求和要領既與練功、練拳相壹致,又與運動生物力學的相關原理相壹致,並得到了發展和豐富。
太極推手是單式單勢在拳術中的應用。所以推手的練習包括單推手、四正推手、四角推手、分散推手四個部分。結合五行步法,有定步推和動步推的練習。定步推子可分為步進式和步進式,也有向前和向後步進式。單推手包括平圈、豎圈、豎圈、螺旋圈練習。四正推手是練習握、握、擠、壓四正力量的方法,包括組合練習和單項練習。四角推手是壹種練習挑、舉、肘、靠四角的方法,包括組合練習和單項練習。松手推手是通過綜合運用大極的纏繞和身體各部位的十三勢進行的混沌環練。雖然各派各有特色,但修行的內容和方法無非就是以上幾個方面。
陳石的心情是復雜的。太極傳認為拳功結合是練身之法,推手練身是練身之法。兩者的統壹就是練身和用的方法,就是把練身的方法和練用的方法結合起來,讓練身就是練身。推手練習不僅是壹種拳法的使用方法,也是壹種知己知彼的方法。換句話說,推手練習也是在練拳,練功夫,練氣,練能量。
壹般來說,太極拳的練習分為內功練習、拳法練習和推手練習,三者結合起來就是壹套完整的拳法兼練的訓練方法。修煉內功是壹種有目的的練氣方法,旨在練太極內氣,加強太極內功,提高太極內功。拳架的修煉是壹種有目的的行氣方法,以精氣神的整體統壹鍛煉為目標,修煉全身、家、雜元素的功夫和閃現技能。推手練的是運氣的方法。目的是通過“掌握技巧,領悟力、序、神”,充分發揮太極十三勢的神秘技巧。拳以功為基,功為拳所用,拳為體。兩者相輔相成,缺壹不可。如果只練拳不練內功,沒有先天混元氣的物質基礎,太極拳的情動就成了空談,太極拳剛柔並濟的內勁就形成不了。當拳擊手的內功性質發生變化時,太極拳就成了阿泰太極拳。如果只練拳不練推手,是體會不到太極陰陽多變的理論的。妳無法理解太極十三招的內涵和真諦,無法驗證自己的拳法是否正確,也就失去了武術的本義。太極拳仍然成為太極運動。所以,只練拳法套路或者只練幾套拳法是練不好太極拳的。
本文摘自《雜念太極拳教程》(馮誌強),發布於148+09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