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健康
中醫把喜、怒、憂、思、悲、懼、驚等七情稱為“七情”,情緒過多會導致疾病。高血壓患者常因腎陰虛導致肝陽上亢,肝氣郁結日久,化為火。肝火容易煩躁易怒,遇到壹點小事就容易生氣,發火。這樣很容易血壓升高,有時候很難吃藥。因此,高血壓患者要學會控制“七情”,註意情緒健康。《內經》說:“無所淡泊,真氣隨之;把精神藏在裏面,才能遠離疾病?”如果能牢記16字的箴言,做到節欲、淡泊自然、心情愉悅、體內氣機通暢、陰陽和諧平衡,血壓自然會降到正常。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有利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發揮正常的調節功能,維持血壓的穩定。
生活健康
中醫非常重視養生之道,即“起居有規律,不可輕舉妄動”。高血壓患者應該生活規律,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勞動都要適度。保證8-9小時睡眠,每天午睡30-60分鐘。睡眠是為健康“充電”的好方法,有利於消除疲勞,恢復體力,防止血壓波動。日常生活規律,作息規律,可以使生活節奏運行有序,對血壓的穩定非常有利。還要註意起床要慢;洗腳要用溫水,四季每晚睡前用熱水泡腳,洗完後按摩足三裏、湧泉等穴位,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有助於降低血壓,保持血壓穩定。
飲食健康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就是壹個字:“清淡”。漢代思想家楊雄有壹句名言,“好品味會讓妳變得軟弱”,有壹定道理。中醫有“鹹可入腎,損健康”的說法,與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的飲食含鹽過多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不謀而合。因此,高血壓患者每日鹽攝入量應為6克,以免水鈉瀦留,使血壓升高。在飲食清淡的原則下,粗細搭配,葷素適宜,品種多樣,飲食均衡。對於高血壓患者,應提供足夠的優質蛋白質、維生素、鈣、鉀和適當的微量元素,並常吃富含膳食纖維的粗糧和
蔬菜對降血壓和保健大有裨益。肥胖和血脂異常的高血壓患者應限制其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在壹日三餐中,早餐做好,午餐不飽,晚餐少吃。此外,還應避免飲酒和吸煙,以免引起血壓波動和意外。
鍛煉健康
高血壓患者的運動保健是“適度”的。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說得好:“人體欲功,不可偏激。”“極端”就是過分。因此,無論高血壓患者選擇何種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交誼舞、健美操、遊泳等。,他們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血壓掌握運動量,以全身都感到舒服為準,千萬不要盲目增加運動量。運動時要動靜結合,即形體要動,心靈要靜,兩者要有機結合。例如,散步。清代養生家曹廷棟,求“行而止,止而行”,求神“行雲流水”。走路時,站立、放松、移動、平靜,不僅能使身體得到適當的鍛煉,還能調節心情。打太極拳是很好的高血壓物理療法,壹招壹式溫和舒緩,用思想指導動作,放松姿勢,集中思想,安神定誌。這種動靜結合,形神結合,有助於調節腦神經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體循環和微循環,從而降低血壓。此外,運動保健也要註意知常而變。例如,堅持體育鍛煉有益健康,保持血壓穩定。但中重度高血壓患者應減少運動量;如果妳有嚴重的心律不齊、心動過緩或頻繁的心絞痛,不要強迫自己運動。治療後癥狀消失,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進行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