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什麽時候吃水果有益健康?

什麽時候吃水果有益健康?

水果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零食。適當吃水果有非常好的養生作用,但是吃水果有很多需要註意的地方。那麽什麽時候吃水果對健康最好呢?什麽時候吃水果?吃水果的時機很重要。讓我們進壹步了解什麽時候吃水果最好。

1是水果的時間分析。

1:飯前不吃水果,影響消化吸收。

真相:飯前半小時吃水果可以增加飽腹感,但不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糖分,可以在體內迅速轉化為葡萄糖,被身體吸收。隨著血糖的升高,可以迅速降低大腦對低血糖的反應,水果中的粗纖維可以給胃壹種“飽腹感”,從而降低強烈的食欲,減少我們在飲食中對高脂肪、高蛋白的需求,使我們不會“暴飲暴食”。

2.飯後不能吃水果,會在胃裏發酵腐爛。

真相:飯後1小時吃水果最合適。飯後立即吃水果。消化慢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會影響消化快的水果,可能會導致腸胃脹氣等癥狀,特別是腸胃不好的人。建議飯後1小時吃水果。

3.空腹不能吃水果,會傷胃。

真相:因人而異。胃酸過多、消化不良的人不宜空腹吃水果。如果妳消化功能很強,胃酸分泌正常,空腹吃水果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妳的消化功能不好,胃酸分泌過多,甚至有腸胃疾病,那麽就不要空腹吃水果,尤其是山楂、楊梅等酸味較重的水果,會讓本來就“酸”的胃更加難受。

4:水果早上是金的,下午是銀的,晚上是廢鐵。

真相:水果營養的吸收與時間無關。人對水果的消化吸收能力主要與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有關,與時間沒有直接關系。無論是早上還是晚上,只要妳的腸胃功能正常,對水果的吸收是沒有區別的。邊肖以前壹直相信這句話!

早上7:30早餐時間

蘋果、梨、葡萄經過壹夜的休息,我們的腸胃消化功能還處於低谷,體內的營養物質已經消耗殆盡,急需補充,容易消化吸收。不太酸不太澀的水果是首選。建議做壹份水果沙拉,豐富早餐。

10:00am工作餐

桃、荔枝、大棗在上午十點左右,是壹天中脾胃功能最旺盛的時候。適合吃壹些健脾的水果,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這個時候吃壹些水果更有利於吸收。

13:00pm 65438+飯後0小時

菠蘿,獼猴桃,木瓜,山楂,中午吃大餐。他們想緩解油膩的食物,促進消化。這些富含蛋白酶的水果可以幫助妳快速消化胃裏的美味,減輕腸胃負擔。

重要談判前15:00pm

香蕉和橘子,這個時候妳最需要的是放松。香蕉含有豐富的鉀元素,可以讓妳快速減壓,妳會更加出眾。橙子可以幫助妳儲存足夠的維生素C,當妳壓力越大時,妳的身體消耗的維生素C越多,妳就更容易感到疲勞、焦慮和緊張。

晚上20:00加班

藍莓,草莓,葡萄對著電腦,最累的是眼睛。富含花青素的水果是妳加班的好夥伴,可以減輕疲勞,讓眼睛越來越亮。

2.吃水果的註意事項

1堅持每天吃1-2份(每份200g左右)水果。

“壹天壹個蘋果,醫生遠離我”是壹個眾所周知的健康忠告。事實上,每天吃除了蘋果以外的任何壹種水果,對人體健康也是有益的。陳朝剛說,水果含有人體三寶,即維生素、微量元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這些營養素不僅能促進健康,還能預防壹些癌癥和許多疾病。水果還含有許多其他活性成分,有益健康,預防疾病。澳大利亞研究發現,食用橙子、橘子、橙子等柑橘類水果,可使口腔、咽喉、胃部等部位的癌癥發病率降低50%,中風發病率降低65,438+09%,對心血管疾病、肥胖癥、糖尿病等也有壹定的預防作用。

所以為了健康,每天水果攝入量最好保持在1-2份(每份200g左右)。

兩餐之間吃點東西。

什麽時候是吃水果的好時機?是飯前還是飯後?其實水果是壹種零食,最好在兩餐之間吃。如果想減肥,可以在飯前20-40分鐘吃點水果,可以防止暴飲暴食導致的肥胖。水果壹般熱量低。飯前吃水果,富含果糖和葡萄糖,能被身體迅速吸收,滿足身體對能量的迫切“渴求”。水果中的粗纖維還可以讓胃有飽腹感,可以減少晚餐的食量。

盡可能多吃時令水果。

目前很多人認為應該多吃時令水果,少吃反時令水果。事實上,雖然有些反季節水果是用壹些化學物質催熟保鮮的,會對人體特別是嬰幼兒產生壹定的負面影響,但很多反季節水果不壹定是大棚裏的產品,有些是南方的產品,甚至是國外的產品。例如,在海南,壹年四季都可以生產蔬菜和水果。其實不存在季節性的問題,其營養價值未必低於北方的時令產品。所以,只要選擇合理,經常吃水果比不吃水果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在廣東,常年水果和時令水果。常年水果有:香蕉、橙子、橘子、西瓜、葡萄、木瓜、菠蘿(鳳梨)、石榴、菠蘿蜜、櫻桃、山竹等。時令水果有:荔枝、龍眼、大棗、芒果、榴蓮、黃皮、紅毛丹等。

不能用水果代替蔬菜或主食。

有些人認為吃蔬菜和水果不會讓妳變胖,所以他們吃得很多,甚至用水果代替蔬菜或主食。水果中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壹般比蔬菜少,兩種纖維素也不壹樣。如果不吃蔬菜,單靠水果肯定不足以提供足夠的營養。

此外,大多數水果含有85%以上的水分,但蛋白質的含量很低,約為1%,幾乎不含必需脂肪酸,遠遠不能滿足人體對蛋白質和脂肪的需求。所以水果只能作為補充營養,不能作為主食。

5含糖量高的水果壹次不宜吃太多。

(1)低糖柿子的含糖量為2%;

(2)西瓜、哈密瓜含糖量4%-5%;

(3)葡萄、櫻桃、橘子、橙子、枇杷、梨、桃、李、石榴、檸檬、柚子、楊梅、蘋果、菠蘿等都含有8%-12%左右的糖分。

(4)香蕉、龍眼、荔枝、柿子、椰子的含糖量為14%-20%。

吃太多或吃太多含糖量高的水果會讓人發胖!所以陳朝剛認為,最好選擇每10g含糖量小於10g的水果,如西瓜、橘子、柚子、桃、李子、菠蘿、草莓、番茄等,每10g可提供20-40千卡熱量,如荔枝、龍眼、榴蓮等。而其他含糖量高的水果要註意不要吃太多。

6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水果。

不同患者吃水果也有講究。糖尿病人應少吃香蕉、荔枝、桂圓、大棗等含糖量較高的水果,但可選擇蘋果、橙子、柚子、西紅柿等含糖量中等或較低的水果。

心梗患者不宜食用蘋果、柿子、蓮子等含鞣酸較多的水果,以免產生強烈的收斂作用,加重便秘,導致病情反復發作。

肝炎患者多吃含維生素C較多的水果,如橘子、鮮棗等,有利於肝炎的治療和恢復。

經常大便幹燥的人可以多吃桃子、香蕉、橘子等。因為這些水果纖維素含量高,柿子中含有大量的柿子膠,吃多了會加重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