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年輕人,時間還很充裕,中年是妳的青春。

年輕人,時間還很充裕,中年是妳的青春。

01.

我壹直覺得壹個人應該談幾次戀愛再結婚。因為初戀經驗不足,眼睛還是瞎的,不了解對方物種——當然也不知道自己的真實需求。所以第壹次戀愛很少談崩。談崩了再談。最好能反復說壹遍。當它崩潰的時候,真的很無聊,意味著對方物種被徹底了解了——唉,原來男人都是壹樣的貨色——這是即使他們的眼睛完全睜開,完全清醒的情況下。

醒來後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麽的感覺真好。其實找壹個人住真的很簡單很舒服。至於他長什麽樣,有沒有天賦,有沒有多少錢,有沒有成就功名,能不能為下壹代提供優質精子等等,就相當於衣服上的logo,和衣服本身給身體帶來的舒適度沒有直接關系。

養了六年寶寶,感覺養孩子的過程和找個合適的人結婚很像。我也是經驗不足,不斷試錯。每壹個錯誤都崩塌,每壹個錯誤都崩塌。現在豆豆六歲半了,我好像明白了——唉,原來養孩子的目的不是那麽功利,順其自然就好。

02.

不久前,我搭便車上了壹輛普桑,車主是北京人。穿得像朋克。很健談,很樂觀,看起來真的很年輕,但實際上已經快五十了。

普桑先生說,他的女兒今年17歲。她從小就對學習不感興趣。她不學就不會學。父親從不逼孩子,因為她在乎女兒的幸福。但他也跟女兒說清楚,好好學習以後,將來可能會找到壹份好工作,賺更多的錢,想買什麽就買什麽。如果妳學習不好,就很難找到好工作。賺的錢少了,吃飯買東西都不行,每天都要吃面條!女兒想法獨特,決定每天吃面,所以沒考上大學,只考了個中專。

普桑先生說,雖然他的女兒在學校成績不好,但她非常自信、樂觀、有魅力。最讓他滿意的是家庭關系。“我們家經濟條件很壹般,但家裏從來沒有紅過臉。我們和孩子媳婦關系都非常好,像朋友壹樣相處。我們三個性格都差不多,都很隨意,簡單,容易滿足。哎,反正只要妳放過我,妳做什麽都行。”

顯然,普桑先生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對他的女兒有著深刻的影響。父女倆的觀點壹致,都是獨立的,互相尊重的。我挺喜歡這種家庭的,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自主,就是父母把女兒的未來完全交給自己,女兒對自己完全負責。但是更多的家庭不是這樣的。更多家庭的孩子,自主權在父母手裏。

孝敬祖先,實現自我價值就好。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說實話,身上穿名牌特別滿足人的虛榮心!只是小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大人壹樣。如果妳的孩子壹點都不想驚喜,每天都渴望平凡的生活和面條。

03.

十年前,我采訪過壹個中央音樂學院的學生,外國人。家裏條件壹般。她媽媽為了讓她好好練琴,停止了家裏的小生意,把爸爸壹個人留在家裏,去北京陪她,在音樂學院旁邊租了壹間平房,給她做飯洗衣服,照顧她的起居。北京消費高,錢又不夠,壹個母親很難抽出時間幫別人做家務。女兒在接受采訪時說,她現在完全是為了媽媽練琴,內心有很深的恐懼和心理壓力。學不好,或者畢業了掙不到錢怎麽辦?母親像打賭壹樣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她簡直絕望了。

做女兒的很無奈很郁悶。學了這種方式,好像在床上的不是女兒,是媽媽。但這畢竟是女兒的生活,有些媽媽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和女兒的生活混為壹談。

這種飼養方式很中國。雖然西方家庭也在努力撫養孩子,但在父母強調自己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那天帶豆豆去看了壹場舞臺劇,看完正準備走。大廳角落裏有個小女孩,大概四五歲,在哭。哭著說:“媽媽,我求求妳,我不想上樂高課,我不想去,好嗎?”孩子的母親三十多歲,沒有化妝,頭發淩亂,壹臉疲憊。她好像沒有聽到女兒的哀求。只見她蹲下來給孩子披上羽絨服,神情十分平靜,對女兒說:“好孩子,穿好衣服,快點!”"

04.

豆豆四歲的時候報了鋼琴和英語。他必須學鋼琴,所以他報了壹個班。沒想到先學樂理。上了幾次課,他完全沒想到。他壹坐在那裏,美妙的音樂就從他的手指間流淌出來。反而熟悉了琴鍵,天天無聊。於是就出現了上面,類似樂高班小女孩哭著求的場景。

我心想,錢都花光了,不能說不行。我推過他兩三次。壹看到他,我就已經很反感了。算了吧。剩下的錢拿不回來就拿不回來。現在他們也是有線報班,每節課100元。之後父母會追著孩子用電腦學習。可見,孩子不應該在比較小的年齡就學習這個那個,尤其是像演奏這樣要求準確性,需要反復練習才能達到的,更不適合。當然也有報了班就壹直在學習的。父母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用事半功倍來形容不為過,只是陪伴的成本太高了。在我看來,現在肯定不劃算。

鋼琴停了,英語課還在上。英語課是外教打,學壹年26個英文字母,但是很貴。很明顯,豆豆學習英語並不積極,但他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外教的上課形式更加人性化,最重要的是,商場裏的很多遊樂設施和兒童玩具都圍繞著這家著名的英語培訓機構。豆豆經常在《打地鋪》裏開條件:“我可以上英語課,但是我要開槍!”"

都說孩子從小就應該玩得開心。水,泥,石頭,顏料,樂高,鋼琴,球,棋,生活中的各種東西都是用來玩的。想玩就玩,不想玩的大人不能急。但是,大家都在說教育,整個社會都在恐慌。滿大街的培訓機構似乎都在為妳著想,告誡妳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終於明白為什麽我把壹場開心的戲變成了給豆豆的興趣班買單——很簡單,很焦慮。

05.

那年春天,我帶朋友去洛陽賞花。豆豆在高鐵上看到朋友教兒子下圍棋,回到北京就嚷嚷著要學。另外,辦圍棋班的機構天天掛在幼兒園門口,講下圍棋如何刺激大腦,讓孩子變聰明。壹些和豆豆壹起玩的小朋友也報了圍棋班,我藏在純棉下面的虛榮心也忍不住顯露出來。我以為別的孩子聰明,我家豆豆不可能傻到二話不說就報了名。

其實我當時應該買個圍棋,在家陪孩子玩。難道不是盲從嗎?我怕自己水平太差,教不好——所以除了英語課,每周還要陪道格去上兩次課,每次課都是壹個多小時。豌豆就更不用說了,光是陪我上課,來回奔波,我經常累得連在外面解決晚飯都不行。最讓我惱火的是,圍棋老師要我陪孩子學習,要我時不時去上課,要我做筆記,這樣我就可以每天陪孩子練習了。光跟孩子練是不夠的。妳要把下棋的全過程錄下來,發到群裏給老師看。本來對下圍棋不感興趣,幾次嘗試配合後終於火了。報圍棋班的目的是讓孩子變聰明。現在先不說孩子聰明不聰明。我自己也很傻。我又累又笨。......

時間不夠了。日常家務和工作,豆豆也時不時的添點小意外。除了是豆媽,我還是老婆,女兒,媳婦,閨蜜,編劇.....我壹直在各種角色中跑來跑去,但沒有壹個是合格的。

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有問題。這只是壹盤棋。為什麽陪伴的成本這麽高?另外,為什麽壹定要學圍棋?妳不會下棋嗎?國際象棋不是刺激孩子的大腦,讓他們更聰明嗎?

顯然不是這個原因。隨著象棋在中國的普及,十有八九的家長都可以做孩子的老師,完全不用報班,可以在家下棋,家長和孩子都沒有成本。但是,孩子在家學習,培訓機構怎麽賺錢?

我想了又想,終於明白了,教育是壹個大行業,就像現在總是冒出來的莫名其妙的節日,背後都是商家在數錢。

06.

好吧,我壹理清思路,我就變成偷雞賊。現在,每當涉及到和豆豆出去,壹定要小心,要註意。如果孩子不喜歡,那就遠到星際旅行了。不是最好的而是最貴的,逼著我壹路跟著學...說白了,我自己能解決的,就不找機構了。如果陪寶寶的費用影響了我的生活,我堅決!不要走!絕不!盲從!

寒假的壹天,豆豆吵著要打羽毛球。天氣暖和的時候,我帶他下樓打羽毛球。這是零成本!但不是在冬天。當時外面零下幾度,關鍵是刮著西北風,打在我臉上像打耳光壹樣。想到他的體重,快五十斤了,真的很累。因為天氣冷,妳不能壹直呆在家裏。最重要的是,我自己也想伸伸腰。上午訂了場地,帶他去我家附近的體育館打羽毛球。

壹進去就發現球館裏有教練,七八個學生,都是八九歲的年紀,壹旁的媽媽正陪著孩子上課。其中壹個很熱心腸,當他得知我其實是帶孩子打球的時候,馬上很有禮貌的勸他們,如果家長打球姿勢不標準,會影響孩子,孩子壹開始發球姿勢不標準,以後很難打好。我問她是不是打算讓孩子長大後打球。她說沒有,就是她覺得小孩子要打球,壹開始就要有標準的姿勢,不然以後打不好。我說既然不搞這個專業,為什麽要這麽標準?

熱心的母親是壹個有堅定意見的人。觀點堅定的人有壹點很可怕,就是聽不到別人的聲音。她自言自語道:“我還得去報班呢。我的孩子現在就是這樣。讓專業教練連續教我十天,天天來。標準發球後沒問題,花兩千塊上十節課也值了。”

嗯,我不能交流。我拿著球拍走開了。我覺得我是真的對報班上癮了,所以我不在乎自己經濟能力好不好。如果普通人賺錢不容易,最好花在刀刃上——自己帶孩子去玩多好,大人小孩都可以鍛煉身體,兩個人都很豁達。這個過程比較過癮。

07.

知識的爆炸,信息的爆炸,缺乏個性的爆炸.....個人在這樣的時代很容易感到焦慮。養壹個孩子暴露了父母認知的局限和各方面的缺失。於是我走進了西單圖書大廈。天啊,這麽擠,被人踩。我該埋頭學習,學習還是學習?

有人學會了做銀行卡;有人學了知識百科光盤的壓縮版;有人勤勤懇懇做壹個大牌LOGO;還有的不想學什麽,只想天天吃面條。......

莊子感嘆生命和宇宙的深度,勸我們養生愛惜生命,順其自然,所以他說:“生命是有限的,知識也是有限的。有了極限,就快結束了!”我最好的朋友說:“中年是我的青春。”這讓我恍然。是啊,小夥子,時間有的是,急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