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淺談復合微表處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中的應用

淺談復合微表處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中的應用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是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缺乏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的相關技術。隨著行業的不斷研究和發展,發展出壹種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方法——復合微表處,在許多公路建設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文對復合微表處在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復合微表處水泥混凝土乳化瀝青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U418.6文獻識別碼:A文號:1672-3791(2012)05(A)-0063-01。

水泥混凝土路面用於公路,主要是為了提高公路的穩定性和承載能力。然而,由於材料、設計、施工技術等原因,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越來越差,高速公路路面的壽命也在不斷縮短。因此,必須開發新的方法來維修水泥混凝土路面,而復合微表處法就是壹種新開發的方法。以某二級公路為例,介紹了復合微表處在路面養護中的應用。某高速公路,由於常年車流量的增加,24.5米寬的路基和22.0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了破損。存在脫空、抗滑、承載力較低等問題。為了減少路面病害,延長使用壽命,必須采取有效合理的養護措施。采用復合微表處法對某路段進行了試驗。試驗段壹年內沒有出現任何疾病問題,整體效果良好。

1預先確定

首先,調查原始路況。測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損情況,如接縫破損和開裂程度。然後根據測量結果,確定道路試驗路段,制定合適的養護方案。路面情況的調查主要包括:路面板塊的錯位和平整度、板塊是否有裂縫、伸縮縫是否老化並對各板塊的整體性能做詳細記錄。

其次,判斷水泥板是否空心。首先,通過目測來確定水泥板中是否存在空隙。如果它是空的,檢測它的重量程度。然後,利用克爾曼梁測量法判斷水泥路面板的彎沈值。

2復合微表處施工技術

壹、復合微表處施工流程為:施工前準備(路面處理、施工後準備、機械準備、原材料選擇、配合比設計)→底鋪→底養→上鋪→上養→開放交通。

其次,從以上施工工藝可以看出,復合微表處的方法主要分為路面處理、撒布粘結層油、撒布MS-2復合微表處三個步驟。

第三,路面處理。原路面的處理主要分為五個階段:壹、原路面的預處理。根據調查和測定的結果,對已掏空的水泥路面板進行灌漿。更換接縫處原有的鋪裝材料,采用高性能、高質量的接縫材料,然後對水泥板的光澤面進行拉毛處理;第二,處理裂縫。根據裂縫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施工技術。脫空水泥板會使水泥混凝土路面承載力差,重型車輛碾壓路面時會發生斷裂。裂縫可用開槽機開槽,切割寬度可控制在19 cm ~ 21 cm範圍內,深度可控制在24 cm ~ 26 cm範圍內。在開槽的過程中,由於水泥板邊緣容易剝落,所以在澆密封膠時,路面應略低於密封膠。另外,如果水泥板裂縫較窄,可以用切縫機沿裂縫方向切割,切割寬度控制在4mm ~ 6mm,深度控制在3cm ~ 5cm。對於裂縫較大的寬縫,可填充較薄的密封材料;第三,瀝青路面填縫施工應采用優質橡膠改性材料和填縫材料。具體步驟如下:用專業開槽機切壹條縫,縫寬14 mm ~ 21 mm,縫深19 mm ~ 21 mm..用鼓風機將碎料和雜物清理幹凈,並對填縫所需的接縫材料進行加熱,溫度控制在165 ~ 195。然後用灌縫機將接縫材料灌入裂縫中,每邊控制比原路面寬9mm ~ 11mm,高2mm~4mm。此外,在保持接縫幹燥的情況下,空心水泥板可註入泥漿,其施工流程為施工放樣→定孔→鉆孔→清孔→灌漿→封孔→養護→沖洗→清理場地→開放交通。

在施工過程中,水泥板灌漿壹般按此流程進行。第四,表面刷。因為水泥混凝土路面密實平整。因此,很難將微表處粘結在路面上。利用銑刨機可以對水泥混凝土表面進行毛化處理,從而有效增加路面的平整度和摩擦系數。第五,為了增強路面與微表處的附著力,破損路面修復後,人工清理路面上的灰塵、碎屑等雜質,再用鼓風機強力清理。

第四,粘油的毯子。為了加強水泥混凝土路面與微表處之間的粘結力,在路面清理幹凈後,覆蓋壹層改性乳化瀝青防水粘結層,可以有效防止路面滲水和沖刷路面表面的細小物質。此外,它還能吸收瀝青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間的應力,協調微表處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間的應力。

第五,微表處攤鋪。常規的微表處方法是根據配合比設計和原材料的選擇,用攤鋪機將聚合物改性材料攤鋪在路面上,形成厚度約為0.5 cm ~ 1.5 cm的薄層結構,攤鋪後1.5 h ~ 2.5 h後開放交通。復合微表處法是按照路面初步處理、施工場地準備、機械準備、原材料選擇、配合比設計準備,分別鋪築底層和上層。底層鋪砌以細集料為主,能增強粘結性和有效的防水功能。上層鋪設耐磨性好的材料,可以有效增加表層的耐磨性。

3使用復合微表處後的效果

經復合微表處處理後,即可通車。分別對試驗段通車後1個月和7個月的結構深度、摩阻、滲水系統,以及壹年後的路面檢測進行測試。

壹個月的測量結果表明,未采用復合微表處的摩擦系數為42BPN,而復合微表處覆蓋通車壹個月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摩擦系數為63VPN,結構深度為1.32mm,滲水系數為0。從測量結果可以看出,微表處復合施工後,路面的抗滑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了路面的防水能力,大大降低了路面因滲水而發生危險的幾率。此外,試驗段的復合微表處施工使路面外部平整、密實、均勻。

7個月後的實測結果表明,微表處路面的摩擦系數為59BPN,結構深度為0.94 mm,與1月後的實測結果相比,路面性能較低,但從數據中仍可看出路面性能較高。且7月份有持續降雨和高溫天氣,微表處路面能保持良好的抗滑能力和防水效果。

壹年後路面測量結果:壹年後路面檢測主要是檢測路面破損和結構深度。試驗結果表明,試驗段路面整體狀況仍然良好,未出現明顯的路面功能性病害。結構深度方面,輪跡路面結構深度在0.649 mm ~ 0.8759 mm範圍內,路肩在0.743 mm ~ 1.135 mm範圍內..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采用復合微表處對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養護,可以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增加行車的安全性,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

4結論

總之,水泥混凝土路面雖然經過復合微表處,但在持續降雨、高溫和車輛應力的作用下,抗滑能力有所降低,微表處路面仍能保持良好的抗滑能力和防水效果,降低路面病害發生的概率。因此,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中,應推廣復合微表處的方法。

參考

[1]蔣福發。復合微表處填築技術在南油高速公路車轍病害治理中的應用[J].廣西質監導報,2008 (7): 164 ~ 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