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互動話題:妳知道哪些關於換季的健康知識?

互動話題:妳知道哪些關於換季的健康知識?

[出局]

妳知道哪些關於換季的健康知識?

意味著三伏天過去了,潮濕悶熱高溫的時期過去了。人們會感受到氣溫的明顯變化,天氣越來越涼,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早晚,要適當增加衣物,避免冷空氣的入侵。2021的三伏天持續了40天,其中前10天,中間20天,最後10天。

“鬧翻”後,真正意義上的夏天開始向秋天過渡,氣候逐漸幹燥,人體的肺氣也比較旺盛。但中醫認為“肺氣過強,抑肝木,故強肝木為酸”。所以要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的危害。

01

預防“秋荒”,早睡。

人出門後很容易覺得累,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這是壹個從炎熱天氣到涼爽天氣的交替時期,直到秋分的節氣。自然界的陽氣趨於收斂,人體的陰陽盛衰也隨之變化。經過漫長的壹天和短暫的炎熱夏季,許多人睡眠不足。健康專家說,要減緩“秋乏”,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時增加1小時左右。

02

少發黴,多通風。

出來後溫度會逐漸下降,雖然不明顯,但給了黴菌適宜的繁殖溫度,出來後雨水會逐漸增多。空氣中的黴菌只要滿足合適的條件,就會在培養基上生長。

黴菌非常活躍。壹般在溫度25-30攝氏度,濕度80%以上,氧氣充足的情況下,它們會生長繁殖。專家建議,人們出門後要註意通風,準備換秋裝的朋友要把衣服從箱子裏拿出來,掛在通風幹燥的地方。

03

出來後要防寒。

出來後,雖然短期內氣溫不會降得太低,但和之前的高溫相比,氣溫還是會降的,尤其是早晚冷。壹定要適當增加衣服,防止風寒。

04

出來後補補。

夏天過後,天氣逐漸涼爽,人們的食欲也逐漸恢復。此時正是彌補“苦夏”後身體的損失,做好冬季禦寒準備的好時機。

醫學科學

理論

1.什麽都彌補不了。

沒病補,就是增加開支,損害自己。

2.妳分不清現實和現實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補虛。並不是說虛損患者就不要用補藥。虛分為陰虛、陽虛、氣虛、血虛。對癥吃藥才能補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身體。

3.越多越好

進補吃多了有害,認為“多吃進補,治病強身無病”是不科學的。補品吃多了,會引起腹脹,不思飲食。

換季是養生的關鍵節點。從夏季到秋分,節氣變化,氣溫波動大,晝夜溫差加大,容易導致腸胃炎、感冒等疾病。

主播:熊

小雄

肖輝

小惠

布局:李越

審查:熊傑

再審:孟

轉載本文,請註明:懷來廣電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