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A與視力、身體生長、骨骼發育、生殖和抗感染有關。此外,它還具有維護皮膚和粘膜健康的功能。0-3歲兒童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生長發育障礙,生理機能也會受到影響。
維生素A缺乏時,人在暗光下視力會下降,會引起夜盲癥。角膜健康也可能受到影響,如眼部不適、幹眼癥、畏光流淚、角膜白斑甚至失明。
維生素A缺乏還會引起皮膚幹燥、毛囊角質化,使皮膚粗糙,降低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的抵抗力。因此,維生素A缺乏的孩子容易患氣管炎、肺炎、腹瀉和感冒。如果孩子經常感冒,皮膚幹燥,要考慮是否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A缺乏多是因為攝入不足,但有些疾病也容易合並維生素A缺乏,如長期腹瀉,某些傳染性或感染性疾病,如麻疹、肺結核、肺炎等。,或者疾病發生時采用高蛋白飲食,但沒有相應的補充也可導致維生素A缺乏。
2.食物來源
預防維生素A缺乏的最好方法是增加相關營養素的攝入。0 ~ 1歲兒童每日需要量約為400微克視黃醇當量(1332 iu),0 ~ 3歲兒童每日需要量約為500微克視黃醇當量(1665 iu)。
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動物性食物,如動物內臟,尤其是肝臟(豬肝、羊肝、雞肝、魚肝)、蛋黃、乳制品等。每100g豬肝含視黃醇當量約4900微克,人乳含視黃醇當量約11微克,牛奶含視黃醇當量約24微克。深綠色蔬菜富含胡蘿蔔素,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所以這些蔬菜也是維生素A的良好來源,富含胡蘿蔔素的食物有胡蘿蔔、韭菜、香菜、菠菜、油菜、茴香、紅薯等。100克胡蘿蔔中的胡蘿蔔素相當於維生素A的視黃醇當量680微克以上,油菜中相當於視黃醇當量620微克以上。有些水果也富含胡蘿蔔素,如柑橘、杏、山楂、芒果等。柑橘中每100克胡蘿蔔素相當於150微克視黃醇作為維生素A,芒果相當於150微克視黃醇當量。但植物中β-胡蘿蔔素的吸收利用效率比動物性食物中的維生素A差,所以維生素A營養狀況差的孩子要註意動物源性維生素A的補充,如果食補後不能糾正,或兒童因其他疾病而缺乏,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根部雕出的,並補充壹些維生素A。
科學餵養
半年前,只要母親營養良好,母乳餵養基本可以滿足孩子對維生素A的需求,所以母親要註意補充維生素A,每天的攝入量要達到1.200微克視黃醇當量(3996 iu),是壹般女性的壹半;對於人工餵養或混合餵養的孩子,選擇母乳餵養或嬰兒配方奶,其中維生素A也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在沒有條件的地方,媽媽們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在產後使用維生素A補充劑,這樣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母嬰雙方的維生素A水平。
6個月後,孩子開始添加輔食,然後孩子開始接觸越來越多的牛奶以外的食物。但是在1歲之前,孩子的主要食物應該還是母乳,孩子還是可以從母乳中獲取壹些維生素A的,母乳有利於食物中維生素A的吸收和利用。同時可以給孩子添加肝臟、蛋黃、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質地會從泥糊狀逐漸過渡到肉末、丁狀。1歲以後,除了讓孩子吃到足夠的肉、奶、蛋之外,足夠數量和種類的水果和蔬菜也必不可少,尤其是深色蔬菜,但只有經過適當的烹飪,β-胡蘿蔔素才能被人體充分轉化和吸收。給孩子做胡蘿蔔粥時,很多家長直接將生胡蘿蔔放入粥中燉,不僅破壞了不耐高溫的營養成分,也不利於β-胡蘿蔔素的吸收利用,因為β-胡蘿蔔素是壹種脂溶性物質,其消化吸收率與飲食中脂肪的多少密切相關。如果只給孩子喝這種粥,他們最終獲得的維生素A相當有限。因此,建議在烹飪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時,應添加適量的脂肪,如適量的食用油或與豬肉、牛羊肉壹起烹飪,但要註意3歲以下的兒童消化功能還不成熟,不宜過於油膩。另外,β-胡蘿蔔素主要存在於植物細胞壁中,不能被人體直接消化。只有切碎和烹飪才能釋放β-胡蘿蔔素。因此,胡蘿蔔等富含β-胡蘿蔔素的蔬菜應盡量煮熟後再給孩子食用。
最後,需要註意的是,維生素A容易在體內積累,攝入過多會引起中毒,引起厭食、過度興奮、頭發稀疏、肌肉僵硬、皮膚瘙癢。因此,維生素A的攝入要適度,大劑量或長期服用維生素A補充劑要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