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產生的馬糞最多,曬幹後會變成馬糞粉,腐蝕皮膚、衣服等。馬蹄鐵發出噪音;馬會死在路上,沒人動會很麻煩。。。
有壹本書叫《美好的舊時光,它們太可怕了》,講述了過去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多糟糕。現代化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更綠色,更環保,更健康。
從壹方傷害另壹方的時候到環境汙染的時候,科斯定律的方法就是從資源競爭的角度來理解這兩個問題。所以到底是馬車更環保還是汽車更環保,我們也可以從資源競爭的角度來看。競爭的資源是環境資源,終究是要消耗的,同樣是環境資源的消耗。誰做得好就應該被消費。
生態學家發現,有必要將狼引入美國黃石國家公園。問題是應該引進多少只狼?大家會從自己的認知角度出發,少養點狼希望在公園裏養動物,多養點狼希望獵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他們在公園裏獵狼,肯定是希望狼越多越好。如果他們獵兔,肯定希望狼越少越好。再比如公園經理,當然希望狼越多越好,因為資金可以多壹些。再問環保人士,他們當然希望狼越多越好。狼越多,環境越原始。
最後應該怎麽做?最後,從科斯定律的角度找到解決辦法。這才是保持口腔健康的人。如果他能證明他的動物是被狼殺死的,那麽守狼人必須給它們提供補償。這樣,養狼的人就知道,養狼是要付出代價的,要把狼控制在壹定的範圍內。我們通常把這個價格稱為支付中的科斯,所以平衡是最重要的。
關於環保,有時候市場本身可以找到更好的辦法,用政府強制的手段會適得其反。
上世紀80年代初,有壹本名為《清潔的煤炭和汙濁的空氣》的書,記錄了政府在執行環保方面的壹個政策失誤。東部煤汙染大但便宜,西部煤汙染小但貴。西部的工人要求政府改善環境保護,所以政府強迫工廠購買昂貴的過濾器。工廠出錢買了過濾器後,成本增加了,卻無法為西部汙染較少的煤支付更高的價格,只好購買汙染嚴重的東部的煤,環境汙染更加嚴重。
另外壹個問題,高檔餐廳用布餐巾紙還是紙餐巾紙更環保?有四個答案,按全面程度排列如下:
說了這麽多,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環保是應該提倡的,但不必過分提倡。重要的是平衡。
人類行為對環境的汙染損害是相互的,本身就是壹種資源競爭。我們可以通過科斯的考慮找到平衡點。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垃圾分類有助於環保。
如果扔垃圾的時候沒有分類扔,那麽環保工作者會花很多時間去分類垃圾;而如果垃圾在扔的時候是分類的,那麽每個扔垃圾的人只需要付出很少的成本。
科斯定律說,傷害是相互的,避免傷害成本最低的壹方應該承擔主要責任,所以在扔垃圾這個環節完成分類工作是理所當然的。這其實是對資源的壹種爭奪,資源就是垃圾分類的時間資源。這個時間資源成本最低的是大家分開分類。
如果扔的時候不分類,而是讓環衛工人分類,那麽最終環衛工人不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做更復雜的垃圾處理工作,同時會要求更高的工資,環衛工人成本高。第壹個承受壓力的是環衛局,但最後其實是和居民共同承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