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妳每天都有好心情”是常見的口頭問候,但面對事業和生活的起起落落,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擁有健康的身心,也是很多人頭疼的問題。
壹位心理學家表示,從社會學調查來看,競爭性強、時間緊迫、有成就欲、急躁等特征的人容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影響人們情緒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關系、人際糾紛、升職等。人們傾向於把問題歸因於客觀因素。其實人自身的意誌品質對看待事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人在平時註意心理健康,培養良好的意誌品質,遇到問題認真分析,積極自覺地調節情緒,緩解精神壓力,就會有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意誌品質是心理健康保持的基礎。善良是心理健康的養分。善良的人會壹直保持平靜的心態,可以將血液的流動和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寬容是心理健康的調節器。寬容是壹種良好的心理素質,它不僅包含理解和原諒,還表現出寬容、胸懷、力量和堅強。壹個不寬容而只對別人苛求的人,往往處於精神緊張狀態,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從而導致心理和生理的惡性循環。樂觀是精神健康的靈丹妙藥。樂觀是壹種積極的人格和心態,能激發人的活力和潛能,解決矛盾,克服困難。冷漠是心理健康的免疫劑。冷漠使人始終處於平和的狀態,保持平常心,正確對待自己的優缺點,避免壹切對身心健康有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