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養生的四大原則
第壹,保持好心情
俗話說,心平氣和自然涼,意思是天氣熱的時候也要保持平靜的心態。越熱越要保持冷靜,調整情緒,發揮想象力,想壹些綠樹,會讓妳平靜。
第二,調整妳的日常生活
保證充足的睡眠,勞逸結合,每天中午最好午睡0.5-1小時,因為睡眠與心情、免疫力密切相關,睡眠不足導致抵抗力差,容易生病。
第三,藥食同源
1、薏米赤小豆粥: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方法:將薏苡仁、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適量水,煮成粥。功效與主治:具有健脾祛濕、清熱解暑的功效,適用於長夏疲倦困倦、食欲不佳者。
酷暑養生的四大原則
2、橘皮茶:原料:橘子皮若幹,有壹定味道的冰糖椅,直接用開水浸泡飲用。
功效與主治:具有理氣開胃、祛濕化痰的功效,適用於夏季濕邪引起的腹脹、飲食無味者。
第四,註意飲食調養
1.及時補充水分,同時要經常吃壹些益氣養陰的食物,增強體質,讓濕熱之邪得以發揮。但選擇的食物壹定要清淡,不能太油膩,否則容易阻礙腸胃,導致消化不良。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甲魚、豆漿都是很好的進補品。
2.補充蛋白質。夏季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高。因此,蛋白質的供給必須適當增加,每日攝入量應為100 ~ 120g。植物蛋白可以從豆制品中獲取,動物蛋白除了乳制品也要適當食用。夏季首選雞肉、鴨肉、瘦肉、鴿子等性平或性涼的肉制品。
夏季飲食禁忌
1.避免大量飲水。
夏天容易中暑。發現自己中暑時,要少喝多喝水,避免暴飲暴食。因為大量喝水不僅會稀釋胃液,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亢進和出汗。這樣壹來,體內的水分和鹽分會大量流失,嚴重時可促進熱痙攣。
2.避免吃大量冷的水果和蔬菜。
大多數中暑的人都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食用寒涼的水果和寒涼的食物,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使脾胃虛弱,寒濕凝滯。嚴重時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癥狀。
3.避免吃太多油膩的食物
中暑後應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道的消化功能。
如果吃了很多油膩的食物,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使大量血液停留在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會相對減少,人體會感到疲勞,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4.避免簡單的補藥
人中暑後,熱度還在。雖然他們有不足,但也不能簡單的服用補品。認為自己身體虛弱急需進補是大錯特錯。因為如果進補過早,會使暑熱難以消退,或者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又會卷土重來,那就更劃不來了。
能夠幫助人們解暑的方法壹直以來都很豐富,我們可以在飲食上養成良好的飲食原則,也能起到解暑的作用。夏天,人們壹定要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吃水分含量較高的食物,盡可能促進我們的腸胃消化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