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讀了莊子50篇散文和詩歌後的300字。

讀了莊子50篇散文和詩歌後的300字。

《莊子》又稱《南華經》,是戰國初期莊子及其後學者所寫的壹部道教經典。漢代以後被尊為南國經典,莊子被封為南國真人。他的書和《老子》、《周易》合稱為“三玄”。《莊子》主要反映了莊子的哲學、藝術、美學思想和人生觀。下面是對邊肖帶來的國學經典《莊子》的點評,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對國學經典《莊子》的思考(1)

《莊子》是壹部論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著作。我覺得莊子是想說明事物的對立統壹。不要總是從壹面看問題。自以為是也是壹個極端,以自己的技術為榮也是壹個極端。世界是和諧的。人也要和諧。

所謂“硬白論”,山人認為兩派的討論其實不是在討論同壹個問題:壹派討論的是某樣東西具有什麽屬性[即白且硬],另壹派討論的是某個特性[即白且硬]是該東西特有的個性還是許多物質所能具有的* * *性質。

其實我們經常看到,在很多辯論中,所謂的對立派,追溯到本質,都不知道自己在爭論什麽。比如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兩個對立的陣營,幾十年來壹直在爭論和對立。但誰能說什麽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呢?

其實中國的哲學,不管是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是很現實的。對“萬物起源”、“誰創造了人”這類模棱兩可的問題采取回避的態度。對於自然,我們采取壹種接受它,與它兼容的態度。不追求絕對,不走極端,只求中庸。“改造和征服自然”的思想被認為是受了西方的影響。現代西方科技的發展就是試圖征服和改造自然的例子。中國的醫學,氣功,保健等等,都是順其自然,接受自然,融入自然的例子。典型的觀點就是所謂的“天人合壹”。

很多人把莊子和道家放在壹起,與儒家相對。山民認為儒家註重社會和社會制度;老子強調人與自然;墨家則強調對象及其自然屬性;而莊子則是這些的融合。只是墨家的論點用的比較少。儒家和老子太兼容了。強調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是壹個和諧的存在,沒有主人。這也是和儒家最大的不同。在儒家思想中,要有等級觀念,要有自我約束(類似於“無我”)。

自然,從政治家的角度來看,儒家思想對朝廷是有利的。但莊子思想也有利於社會穩定。因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並受到政治家的大力提倡。但與此同時,莊子思想是作為壹個大副業存在的,並沒有受到非正常的壓制。而法家則因為強調客體,輕視主要由人的主體性形成的社會制度和結構,沒有立足之地。